1900年朱良才出生在湖南汝城縣外沙村,原名朱性明。他的父親朱邦藩是一位私塾教師,家中擁有20余畝農田,生活條件相對優越。朱良才是家中的三兄弟之末,兄長朱性敏與朱性成。
朱良才尚在襁褓時,父親便因病去世,家庭經濟因此逐漸陷入困境。盡管如此他依然在私塾接受了早期教育,并于14歲時考入了縣立高等小學,隨后進入衡陽的誠德中學深造,在那里他首次接觸到了新的思想和知識。
誠德中學畢業后,朱良才不滿足于傳統的教育模式,回到家鄉創立了一所新式學校,致力于推廣現代教育理念。在1926年朱良才放棄了他原本穩定的生活,選擇與廣大農民群眾站在一起,響應毛主席在家鄉發起的農民運動。這個選擇讓他站到了社會的另一端,從一個地主家庭的兒子變成了農民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