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親口爆料,美國想要的TikTok,中國本來都打算賣了,只要他一松口,15分鐘就能完成交易。但在被中方口徑“打臉”后,特朗普又給自己找了臺階下。
特朗普
日前,據美媒報道,特朗普在“空軍一號”總統專機上告訴記者,中美此前已經就出售TikTok一事達成一致,盡管還沒簽署協議,但是中國已經同意出售。他說:“只要美國稍微降點關稅,中國會在15分鐘內同意這筆交易”。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因為他堅持對中國實施非常高的對等關稅,所以中國在最后一刻改變了主意。特朗普以此來說明,關稅是非常具有談判力量的。不過,這只是特朗普的一面之詞,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再次將TikTok在美國運營的“最后期限”延長75天。
特朗普意在向外界表明,該交易已獲得現有投資者、新投資者、字節跳動和美國政府的批準,就等中國政府點頭了。不過,特朗普的這種說法,很快遭到了字節跳動與中國外交部的駁斥,稱這是美方的“單方面臆測”罷了。
TikTok
特朗普試圖營造“中方妥協在即”的假象,向中國施加壓力。因為美方始終未能找到,既能強占TikTok、又不引發法律爭議的“合法路徑”。所謂“中國本打算出售”,更像是為延期找借口,掩蓋美方所處的談判困境。
此外,特朗普提出“用降低關稅,換取TikTok出售”的交易邏輯,存在根本性缺陷。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每年影響約350億美元貿易額,而TikTok美國業務的估值,高達500-800億美元,且其用戶數據與算法價值,難以用金錢衡量。
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TikTok,但至今未提供任何證據,反而被曝出美國用戶數據本就存儲于甲骨文服務器。美方這種“欲加之罪”,意在通過政治手段,扼殺中國科技企業競爭力,維護美國在數字霸權領域的壟斷地位。
字節跳動
TikTok事件開創了危險先例,任何成功挑戰美國科技霸權的企業都可能被“系統性獵殺”。歐盟已開始審查中國新能源車數據安全,日本則加大對半導體材料的出口管制,全球科技產業鏈面臨“陣營化”分裂風險。特朗普拿關稅當武器,本就不符合國際社會的共識,但特朗普卻以此為傲。
現在,特朗普也面臨騎虎難下的局面,TikTok在美國擁有1.7億用戶,若強行封禁可能引發選民反彈,且聯邦法院此前已多次裁定類似禁令違憲。但是,如果不能收購TikTok,在美方看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將無法牽制中國高新科技的發展。
外交部回應
當然,不能排除中美雙方達成“表面和解”的可能性。比如,美企通過復雜股權架構“名義收購”TikTok,但實際控制權仍歸屬字節跳動。
但是,不論是哪種方案,難以滿足特朗普“彰顯勝利”的政治需求,且可能被中國法律認定為“變相技術出讓”。
美國現在是不達目的不罷休,擺明了要拿到TikTok。對中國而言,堅守“企業自主決策+法律平等保護”原則,才是破解美方圍堵的終極答案。目前,中國尚未公開承諾允許出售,也對美國關稅進行了反擊。在這種情況下,TikTok被允許出售的可能性極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