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上海交通大學129周年校慶典禮上,楊振斌書記、丁奎嶺校長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獲獎個人和集體代表頒獎,我院沈柏用副院長榮獲殊榮。
作為著名胰腺外科專家,沈柏用憑借著“敢沖鋒、敢突破、敢創新”的戰斗精神,在與癌王斗爭的征程中,不畏頑敵,思變求遠,首創“胰腺癌全生命周期診治體系”,努力帶領其團隊成為全球規模第一,手術量第一,治療效果第一的“三一”團隊,目前已將胰腺癌五年生存率從7-10%提高到21.2%,根治后5年生存率高達29%,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全生命周期診治體系
有效提高胰腺癌長期存活率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
沈柏用
瑞金醫院副院長
二級教授
主任醫師
沈柏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胰腺疾病診療中心主任,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沈柏用于1991年進入瑞金醫院普外科,從事胰腺癌臨床診療與基礎研究工作30余年,先后獲得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上海科技精英、上海領軍人才,上海工匠等榮譽稱號,被授予美國外科學院院士,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及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近五年,作為第一或通訊作者在Nat Med, Gut, JAMA Surg, Ann Surg等國際權威雜志發表文章185篇,單篇影響因子最高58.7分,總影響因子達1122.002分。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技獎7項,授權5項專利累積轉化超過1.5億元。
胰腺癌之所以被稱為“癌王”,主要是因為其惡性程度高、早期發現困難,為治療效果最差的惡性腫瘤,病死率居高不下,5年生存率7-10%。在沈柏用帶領下,瑞金醫院于2006年起組建了國內首家集胰腺外科、重癥監護、內鏡微創、影像介入、腫瘤病理及實驗室為一體的胰腺疾病診療中心,經過近二十年努力,該中心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規模胰腺癌綜合診療中心。同時,從疾病全程化科學管理的角度,他首創了“胰腺癌全生命周期診治體系”,將胰腺癌五年生存率提高到21.2%,根治后5年生存率更是高達29%(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這一模式也為之后取得的各類突破性成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01
前移治療窗口,建成全球首個胰腺癌多模態早診系統
為狙擊以隱匿著稱的“癌王”,沈柏用帶領團隊深耕細作,“強科普、早篩查、重隨訪”,設計發布“胰腺健康APP”,提升社區人群和患病人群的主動健康理念,截止目前已注冊用戶超過2萬。他每年組織20余場社區街道科普公益活動——“健康胰路行 ”,獲得受眾廣泛認可。
在大力推行科普的同時,他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成功整合液體活檢、臨床血檢、影像組學及人口學特征建立全球首個胰腺癌多模態早診系統,整體準確度達 95.5%(傳統血清標志物 CA19-9:91%),尤其I、II 期胰腺癌靈敏度 85%,顯著優于 CA19-9(70%),大幅前移治療窗口,為實現胰腺癌早診早治的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
02
先鋒技術引領,“機器人手術”與“精準化療”雙劍合并
沈柏用創新性在國內率先開展機器人胰腺手術,目前已完成各項機器人胰腺手術 3000 余例,樣本量居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機器人胰腺手術的標桿。其首創的“機器人輔助保留十二指腸胰頭切除術 ”“機器人輔助胰腺中段切除術 ”獲得國際臨床機器人外科協會的高度評價,為推廣機器人胰腺手術提供了從理論到實踐的依據。
此外,他通過制定精準的化療方案為患者帶來生存獲益——成功建立了國際首個基于轉錄組和蛋白組水平的多組學分子分型,經國際多中心隊列證實,可有效預測化療及靶免治療敏感性,敏感患者化療后總體生存期可延長近 20 個月;同時,因蛋白水平的標志物鑒定更易在臨床操作,該成果可在胰腺癌臨床診療中規?;茝V,徹底改寫了臨床治療決策。
03
創新治療手段,開啟靶向腫瘤代謝與胰腺癌免疫治療新篇章
胰腺癌藥物治療選擇少,易耐藥,且傳統的免疫療法效果有限。針對胰腺癌的高頻突變基因,沈柏用帶領團隊成功分離世界首例 MHCII限制性識別KRAS突變的T細胞受體改造T細胞(TCR-T)并進入I期臨床試驗;對于晚期不耐受傳統治療的胰腺癌患者,他與團隊潛心研發、并在全球首次報道了單靶點mRNA 疫苗治療晚期胰腺癌有效性——首例患者治療3周期后腫瘤縮小31%,無疾病進展期17個月,總體生存期長達27個月,該成果獲得2024 年上海市級醫院臨床創新獎。
他還另辟蹊徑,聚焦胰腺癌糖酵解途徑,鑒定了多個關鍵治療靶點,成功研制新型磷酸甘油酸變位酶(PGAM1)別構抑制劑,同時發現該抑制劑可協同抑制多個腫瘤代謝及發生的經典通路,轉化前景巨大。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評價:“該工作為胰腺癌的精準治療開啟了‘靶向抑制腫瘤代謝通路’新篇章”。
04
注重人才培養,全面推動學科活力前行
為進一步推動臨床指南的規范化應用以及前沿技術的廣泛開展,使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患者,沈柏用始終關注醫學人才的培養。
“向外”,他帶領團隊獲國際臨床機器人外科協會(CRSA)唯一授權中國達芬奇大師學習班資格、被CRSA授權為全球網絡大學的授課單位,他本人于2022年出任CRSA主席,致力于提升中國胰腺外科的世界影響力。
“向內”,他主辦國家級繼教班和學術論壇10余次,進行手術直播40余次,累計線上觀看人數超10 萬,惠及國內外近千名專業胰腺外科醫師。2020年,他牽頭打造“華亭書院”,以線上帶線下、講課和病例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學術活動,向青年醫師分享臨床診療及最新學術進展。
2022年,他牽頭成立“長三角胰腺腫瘤聯盟 ”并出任聯盟主席,覆蓋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的98 家聯盟單位,建立指南,規范治療,讓越來越多患者受益于瑞金胰腺的先進治療理念。
沈柏用憑借著“敢沖鋒、敢突破、敢創新”的戰斗精神,迄今已帶領團隊累計完成2萬余例胰腺癌手術治療,照亮了胰腺腫瘤患者生的希望。在與癌王斗爭的征程中,他通過聚焦臨床問題的基礎探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出了一條規范化、可推廣的瑞金胰腺癌診療鏈條,根治術后5年生存率達到目前全球最高水平29%。在與癌王斗爭的征程中,他不畏頑敵,思變求遠,提出的“胰腺癌全生命周期診治體系”已成功入選2024年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未來,相信他將在全面提高我國胰腺癌診療水平、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目標中貢獻更多力量。
編 輯丨溫兆琦
往期精選內容:
國家最高榮譽!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院士獲“共和國勛章”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陳竺:我眼中的王振義先生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王鴻利:我與王振義老師的師生情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沈志祥:我很佩服王振義老師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鄭捷:我記憶中的王振義院士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陳生弟:我印象中的王振義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鄭民華:我有點“怕”王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