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滅霸,要把兩億像素塞進潛望模組里的時候。
那些個廠商還嗤之以鼻。
結果這才過了一年不到,今年不少國產超大杯,都跟著卷起了 2 億像素長焦。
而到了今年,甚至還要更進一步。
不只是長焦,國產安卓的主攝,也要開卷 2 億像素。
根據爆料,這會兒已經有 5 家廠商開案,甚至包括子品牌也在測試。
到年底,咱們估計能見到全員兩億像素的盛況。
甚至。
大概率是小米 16 Ultra 的超大杯,已經開始評估主攝+長焦,雙 2 億像素方案了。
「4 億像素超清影像」是吧。
有一說一,億級超大像素在機圈里就跟榴蓮一樣。
覺得這玩意好的人,對此深信不疑。
2 億肯定比 4800 萬強很多啊,一聽數字就差好幾倍。
而懂行的又會說:
差不多得了,手機那指甲蓋大小的傳感器,還拿出來丟人現眼。
讓你兩只手,都打不過我防潮柜里只有 5100 萬像素的中畫幅哈蘇。
那么問題來了。
這些高像素傳感器聽著恁唬人,到底是廠商沒活硬整,還是真有奇效?
別急,今天機哥就幫大伙盤清楚。
其實億級像素主攝這玩意,在安卓這邊也不算什么新鮮事了。
2019 年的名場面,大伙估計都還記得吧。
那會兒雷總在鏡頭前說:
“像素呢,不是越大越好,手機攝像頭呢,也不是越多越好”。
結果年底,反手就掏出來一臺五顆攝像頭的小米 CC9 Pro。
其中的主攝,還是 1 億像素三星 HMX。
當時這波操作一出來,就給全體米粉都看懵了。
你這億級像素,到底是好呢,還是不好呢。
一會兒不對不對,一會兒又對的對的。
擱這左右腦互博呢?
雖說打臉聲響徹云霄,「像素呢,不是越大越好」,也成了米粉茶余飯后的笑談。
但玩歸玩,鬧歸鬧,不拿跑分開玩笑。
小米 CC9 Pro 當時,直接以 121 分拿下了 DXOMARK 總分第一。
干翻了三星 Note 10+,和華子的 Mate 30 Pro 并列第一。
那會兒 DXO 還是有點含金量的。
但是,這里機哥要說但是了。
你以為是靠著一億像素拿下的總分第一嗎?
NoNoNo,并非像素。
而是這顆 CMOS 的底…本來就足 夠 大。
1/1.33 英寸,都跟光影獵人 900 差不多大了,放當年妥妥超大杯待遇。
也就是說,和像素量,其實關系不大。
可能有機友不太理解啊,這里機哥簡單提一嘴。
雖然這顆 CMOS 確實有 1 億像素。
但其實啊,人家壓根兒不會默認給你直出 1 億像素的照片噠。
而是默認發動魔法卡「像素融合」。
也就是把幾個小像素,合并成一個感光能力更強的大像素來用。
比如 CC9 Pro 用的三星 HMX。
傳感器本身有 1.08 億像素,但默認會經過像素 4 合 1,直出只有 2700 萬像素。
如果想拍真·1 億像素,得去設置里專門把「108M」模式打開。
但因為像素量巨大,需要很強的 ISP 算力,而 CC9 Pro 上又是一顆孱弱的驍龍 730G…
算不過來,根本算不過來。
導致拍一次都要轉圈圈轉好久,拍攝體驗比較拉胯。
后來紅米的不少中端機,像是 REDMI Note 12 Pro+、Note 13 Pro、Note 13 Pro+。
用上了更猛的三星 2 億像素主攝。
主要用途,也不是拿來給你拍 16320x12240 滿像素照片的。
而是利用高像素優勢,做主攝的“無損變焦“。
啥意思呢?
像是 Note 13 Pro+ 用的 2 億像素三星 HP3,1/1.4 英寸大底。
REDMI Note 13 Pro+
1X 模式。
像素 16 合 1,直出 1250 萬像素照片。
2X 放大。
這時傳感器還剩下中心的 5000 萬像素,像素 4 合 1,輸出的也是 1250 萬像素。
4X 放大。
傳感器中心,還剩下 1250 萬像素。
大伙估計已經發現盲點了吧,1X-2X-4X,像素量始終不變。
這也就是廠商宣傳的「光學級」無損變焦。
當然啊,你要是跟果子一樣不要臉。
也可以把無損變焦,直接寫成所謂的「光學變焦」。
除了阿米以外。
其他廠商也端出來過不少,搭載 2 億像素主攝的中端機。
像是魅族 21、真我 11 Pro+、榮耀 90…
也都主打 2X、4X 無損變焦。
讓沒有長焦的機型,也能望遠自由。
后來藍廠靈光乍現。
既然放主攝能望遠,那直接放潛望長焦里,豈不是左腳踩右腳原地起飛?
事實也確實如此。
高原生倍率,疊加無損變焦和大模型算法。
讓現在的 2 億像素長焦機型,成了妥妥的望遠神器。
2019 年 11 月 5 日,小米 CC9 Pro 發布會上。
雷總回應了之前「像素不是越大越好」的打臉事件:
“之前說的像素不是越大越好,指的是(高)像素要結合大底傳感器“。
這話確實沒毛病。
要是小底還玩什么兩億像素。
最終還是會因為進光量不夠,16 合 1 成 1250 萬像素輸出。
像素變多了嗎?如多。
就機哥的理解來說,「超高像素」,就是用來錦上添花的。
「大底」是基礎,保證充足的進光量之后。
這些個小像素才不用合成大像素,能盡情發揮像素量多、解析力高的優勢。
像是果子、OPPO 的旗艦機型。
因為用的是超大底傳感器嘛,進光量妥妥夠用。
雖說還是默認像素 4 合 1,但貼心的給你做了個像素 2 合 1 的選項。
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
OPPO 的 5000 萬像素主攝,能直出 2500 萬像素照片。
iPhone 的 4800 萬像素主攝,直出 2400 萬像素照片。
解析力,都比默認模式要好上不少。
而接下來。
索尼的 2 億像素,傳感器面積來到了 1/1.1 英寸,屬于這大底高像素的 T0 選手。
本身就有接近一英寸的感光能力。
加上像素 4 合 1 之后,默認都能輸出 5000 萬像素的高解析力照片。
只要不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極限夜景,成像質量應該都能反超一英寸,同時占地面積,還比一英寸更少。
雖說現在依然有不少機友覺得,2 億像素就是用來制造噱頭的玩意。
但在目前算法、傳感器面積,都基本到頂的情況下。
想要繼續提升,確實只能懟像素數量了。
要是明年的小米 16 Ultra,真能把雙 2 億像素端出來。
1X 解析力更高,2X-4X,用主攝高像素裁切,質量也妥妥夠用。
到時候 3X 小中焦就可以去掉啦。
能騰出更大的空間,補齊超廣角規格,以及給 2 億像素長焦上個微距。
或許,這就是手機影像未來的發展方向?
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