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NBC新聞采訪時表示,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京 “很生氣”,并威脅稱,如果他認為未能達成協議是 “俄羅斯的過錯”,就將對俄羅斯石油加征二級關稅。特朗普表示,對俄羅斯石油征收的關稅將介于25%至50%之間。他表示:“當普京開始質疑澤連斯基的可信度,還開始談論烏克蘭需要新領導層時,我非常生氣,怒火中燒。”
特朗普和普京(資料圖)
普京的爭議性提議始于一次核潛艇基地的視察活動。他在接見“阿爾漢格爾斯克”號核潛艇官兵時提出,由于烏克蘭現政權“缺乏合法性”,國際社會應考慮在聯合國監督下組建臨時管理機構,推動烏克蘭舉行民主選舉,產生“有能力且受人民信任的政府”。這一表態直接指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執政地位。對特朗普而言,這無異于對其外交成果的否定。普京突然繞過澤連斯基提出政權更迭方案,不僅動搖了特朗普精心打造的“和平締造者”人設,更讓外界質疑其對俄外交的實際控制力。
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圍繞烏克蘭沖突,俄方最終同意在30天內互不攻擊能源基礎設施目標。剛撂下電話,特朗普很快在白宮向福克斯新聞臺吹噓與普京的交談“富有成效”,話里話外還不忘挑撥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據美媒彭博社報道,特朗普在采訪中對中俄間日益緊密的關系表示謹慎,還宣稱要阻止這兩個國家“結盟反美”的可能,稱中俄關系并非“自然而然”形成。
然而,看似和諧的通話背后,也存在著諸多分歧。對于美方提出的30天停火倡議,俄方強調了若干關鍵條件,包括對全線停火實施有效監督、停止烏克蘭境內的強制動員及武裝部隊重新武裝,還特別指出要完全停止對烏方的外國軍事援助和情報支持。俄羅斯深知,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和情報支持,是俄烏沖突持續的重要外部因素。只要美國持續“拱火”,俄烏沖突就難以真正平息。并且,烏克蘭政權此前多次破壞既有協議的行為,也讓俄羅斯對其信任度極低。
俄烏沖突現場(資料圖)
4月1日,中國外長接受了俄媒專訪,從兩國合作的歷史根基、目前中俄關系的三大核心特質、面向未來的合作方向、中俄雙邊關系的戰略價值與時代意義4個維度,系統闡述了中俄關系的“古往今來”。首先,《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將“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確立為法律原則;其次,中俄一直秉持著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推動兩國合作實現從“互補性”到“全方位融合”的跨越。第三,中俄突破了傳統大國競爭邏輯,以“三不原則”(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開創新型大國關系典范。
反觀中俄,實際上中俄之間的關系在俄烏沖突開始之后就變得聯系非常微妙。首先一點是拜登的做法,導致了這樣的一種美國不想看到的情況發生。拜登在位時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削弱俄羅斯,他把俄羅斯當成了一個重要對手。對于拜登的做法,特朗普三番五次的對其進行怒噴,但是拜登毫不在意。呼吁各個國家孤立俄羅斯甚至是封鎖俄羅斯,但是中國和俄羅斯之間一直保持著非常頻繁的貿易往來,兩國也是一衣帶水的兄弟國家。
特朗普(資料圖)
說到經濟這塊兒,中俄之間的買賣已經做得非常大了,早就超過了千億美金。現在,中國就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貿易好伙伴。想象一下,如果沒有跟中國的經濟來往,俄羅斯的經濟可能會受到很大的打擊。中俄兩國在經濟上互相幫助,就像是兩國關系的一根大繩子,緊緊綁在一起。這種互補的經濟關系,給兩國的戰略合作打下了非常扎實的基礎。特朗普對中俄關系的看法相當淺顯,也很片面。他壓根沒看到中俄戰略合作的牢固根基和真實作用,也沒料到兩國伙伴關系的牢固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