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司法服務“高速路” 打造矛盾化解“終點站”——渭源縣檢察院創新信訪服務模式惠民生
近年來,渭源縣檢察院按照上級院關于信訪工作要求,以12309檢察服務中心為平臺,以落實信訪工作機制為路徑,以多舉措化解信訪矛盾為途徑,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渭源、法治渭源。
以12309檢察服務中心為平臺,暢通訴求渠道。該院注重加強12309檢察服務中心建設,制定完善《文明接待公約》《接訪人員“十個嚴禁”》《12309檢察服務用語規范》等規章制度,懸掛接訪流程圖,配備檢務公開觸摸屏、各類文書模板等設施,設置面對面接訪臺,配備檢察長接待室、聽證室、情緒疏導室等專門場所,充分發揮律師、非公企業、婦女權益保障等專用接待窗口功能,增設殘疾人綠色通道。在全面開通“信、訪、網、電”四位一體的12309檢察服務中心基礎上,實行窗口接訪、權利告知、預約登記等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以一體化開放式控申窗口,為群眾提供“一個大門進來、一個心接待、一攬子解決問題”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確保每位來訪者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渠道。
以落實信訪工作機制為路徑,提高工作質效。建立內部聯動工作機制。建立“控告申訴+責任部門”聯合化解機制,推動形成控申部門牽頭、業務部門全鏈條落實依法辦理、監督糾錯、釋法說理、化解矛盾、反向審視、促進社會治理的工作模式,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落實領導包案信訪機制。制定《院領導包案辦理首次信訪案件工作規定》,明確領導包案的方式,有序銜接首辦責任制和領導包案制。領導親歷辦案,通過閱看案卷、主持公開聽證、接訪群眾等方式對案件直接審查,有效發揮了領導引領示范、化解矛盾的“頭雁效應”。該院領導包案率達100%。完善多元化解矛盾機制。定期開展“檢察官+值班律師”聯合接訪,在接訪大廳設立代表委員工作站,邀請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共同參與化解,積極落實第三方參與信訪矛盾化解機制,構建涉法涉訴信訪接續化解工作共治格局。
以多舉措化解信訪矛盾為途徑,促進和諧穩定。精準研判,準確把握信訪人核心訴求。對信訪群眾反映的信訪事項,按照涉檢類、申請監督類和控告舉報類進行研判分類,控告申訴部門與相關業務部門聯合開展研判會商、案件評查,堅持一案一方案、一案一臺賬,明確工作方向和重點,精準施策。2024年以來,化解信訪矛盾27件,化解率達100%。公開聽證,既解“法結”又解“心結”。緊緊圍繞“案結事了、事心雙解”工作目標,把檢察聽證作為化解信訪矛盾的有效途徑,建立檢察機關聽證員庫,就案件事實、法律適用等疑難、爭議性問題針對性舉行聽證。通過公開聽證、簡易聽證、上門聽證對控告申訴案件的當事人開展釋法說理、化解矛盾、解開心結,聽證化解率達100%。司法救助,達到案件化解和困難解決的雙重效果。對因案致貧、因案致困的案件當事人,主動實施多維立體延伸式救助。三年來,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3件,發放救助金15萬余元。(魏 燕)
市檢察院駐陸家灣村工作隊積極助力春耕生產
近日,市檢察院駐臨洮縣峽口鎮陸家灣村幫扶隊、峽口鎮駐村干部及陸家灣村社干部,在春耕生產前召開基層群眾議事會,并邀請群眾代表、黨員等參加,積極助推春耕生產。
議事會上,駐村工作隊、駐村干部及村主任詳細解讀有關政策,在此前村民上報土地數據的基礎上,將各社欲整合土地情況予以通報。大家暢所欲言,分析在春耕生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干部們一一解答,特別是政策講解,多次反復探討,最終達成一致,為水保梯田項目有序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市檢察院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基層自治在農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讓公平、公開、公正貫穿于工作開展的各環節,在矛盾化解、防返貧監測幫扶、社會救助等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駐村工作隊還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工作,在村主干道設置勸導點,對群眾農忙期間違規駕駛行為進行勸導并釋法說理,極大降低出行隱患,保證春耕安全有序進行。( 朱卓瓊)
安定檢察院:打擊破壞財產犯罪 守護群眾財產安全
近年來,安定區檢察院深入貫徹落實最高檢關于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部署要求,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財產安全犯罪,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三年來,共辦理破壞財產安全犯罪案件337件579人,涉案金額達2.3億余元,追贓挽損1800萬余元,案件辦理質效顯著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增強。
重拳出擊,嚴懲犯罪護民利。針對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盜竊等侵害群眾財產安全的犯罪,安定區檢察院堅持“快捕快訴、從嚴打擊”。2024年,共批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22人,起訴105人,追回被騙資金300余萬元。如辦理的董某某等人電信詐騙案,犯罪團伙通過網絡平臺騙取50余名被害人資金210萬余元,檢察院提前介入引導偵查,精準指控犯罪。
追贓挽損,全力守護錢袋子。在辦案中,該院注重追贓挽損與打擊犯罪并重,通過提前介入、引導偵查、釋法說理等方式,最大限度挽回群眾損失。在辦理郭某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通過督促犯罪嫌疑人退賠、協調相關部門追查資金流向,成功為160余名投資人追回損失500余萬元,切實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
源頭治理,筑牢財產安全防線。該院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針對辦案中發現的管理漏洞和風險隱患,及時發出檢察建議,推動完善監管機制。如針對部分公司在財物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問題,向相關公司發出檢察建議,推動該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普法宣傳,提升群眾防范意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該院積極開展防范財產安全犯罪普法宣傳。共舉辦專題宣傳活動10場,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覆蓋群眾2萬余人。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發布典型案例和防范提示,進一步增強群眾防騙意識和能力。(康艷紅)
岷縣公安交警大隊:“體驗式”教育激活交通安全新課堂
近日,岷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組織“兩個教育”駕駛員,在城區各路口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活動,讓駕駛員在親身體驗中領悟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自覺養成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習慣。
活動期間,駕駛員頭戴小紅帽、身著紅馬甲,手持“交通安全勸導員”小紅旗,走上街頭協助執勤交警指揮疏導交通。他們針對行人闖紅燈、不走人行道,摩托車和電動車駕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非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逆行等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耐心勸阻。同時,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醒廣大交通參與者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摒棄交通陋習,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參與活動的駕駛員紛紛反饋,此次體驗活動讓他們認識到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大家表示,今后駕駛過程中,將自覺抵制各類交通違法行為與不文明行為,養成良好的出行習慣。(李學鈴)
定西中院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
近日,定西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黨支部走進安定區第一實驗小學,開展了以“守護成長、與法同行”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現場,執行干警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實際需求,圍繞“法律是什么”“小學生應會的法律知識”“怎樣規范自己的行為”“自我保護要領”四大板塊,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紛呈、通俗易懂的法治課。
干警們通過講述貼合學生生活的生動案例,組織有趣的互動問答,深入淺出地闡釋法律知識,有效引導孩子們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從而在法治的陽光下健康成長。(趙志龍)
近日,臨洮縣公安交警緊扣“知危險 會避險”主題,組織警力走進轄區中小學開展“全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楊小娟 攝)
漳縣法院開展“一張網”實操培訓
為進一步提升干警信息化辦公水平,熟練掌握新系統操作,確保“一張網”順利落地使用,近日,漳縣法院組織開展第二期“一張網”實操培訓。
此次培訓以甘肅省法官學院“一張網”培訓班轉播視頻、省法院“一張網”培訓視頻及操作手冊等為主要學習內容,通過觀看視頻、分組討論、系統實操等方式,圍繞立案、審判、執行等核心業務模塊進行了全面深入地學習,課堂紀律良好,學習氛圍濃厚。課后,各學習小組立足自身崗位,分組對“一張網”系統進行了實操和討論,系統應用更加熟練,為今后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張 翔)
岷縣法院:依法調解護親情 化解糾紛暖人心
近日,岷縣法院駐縣綜治中心調解團隊成功調解一起家庭糾紛案件。該案件涉及共有物分割及子女撫養權問題,經調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案件當事人王某的丈夫因公殉職,家屬獲得一筆工亡補助金。王某提出分割這筆補助金,并爭取女兒的撫養權。但王某的公公任某、婆婆馬某表示,孫子和孫女長期由他們照料,祖孫感情深厚,因此不同意王某單獨取得撫養權。雙方就補償款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各執一詞,矛盾一度激化。
了解案情后,調解團隊運用“情理法”結合的方式,耐心傾聽各方訴求,分析利弊:在補償款分割方面,調解員依據《民法典》相關規定,明確補償款的性質及遺產范疇,指出王某及子女、公婆均有權依法分割的權利。談及撫養權問題時,調解員從子女利益最大化角度出發,結合孩子長期由祖父母撫養的實際情況,建議雙方就撫養權或探視方案進行協商,避免強行分離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調解過程中,調解員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耐心傾聽雙方意見,引導當事人理性表達訴求。通過多次溝通、情緒疏導,并引導雙方換位思考,當事人最終在財產分割和撫養權方案上達成共識。這一結果既保障了各方的合法權益,也維持了親屬間的良好關系。(王軍紅)
安定法院:法治教育點亮孩子成長之路
近日,安定區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一級法官到安定區第一實驗小學參加“校園開放日”活動,并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此次普法活動以“沉浸式”教育引導少年兒童樹立法律和規則意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
在此次活動中,法官結合真實案例揭示霸凌的嚴重后果,如某地法院通報的持械斗毆、搶劫等案例,警示青少年沖動行為可能引發的刑事風險。在防拐賣專題中,法官以“陌生人求助”“物質利誘”等當前社會高頻騙術為切入點,通過動畫短片和角色演繹等形式,教會孩子們辨識危險信號。例如,拒絕接受陌生人的零食,不透露家庭住址、牢記緊急電話等基礎技能。以案為鑒、以法為綱,法官進校園的普法實踐,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法治精神的播種。正如“法律不會因年齡小而縱容惡意,每一個選擇都需要承擔相應責任”所言,唯有家校社協同發力,才能為青少年營造安全、陽光的成長環境,讓法治之光照亮每一顆童心。(景文娟 張榮強)
隴西法院快審快執四起合同糾紛案件
近日,隴西法院立案庭速裁團隊運用速裁快審模式,對4起涉企合同糾紛案件開辟綠色通道,僅用一天時間高效審理,案件審結后60余萬元涉案款項全部執行到位,同時送來四面錦旗表示感謝。
某保險公司因公司業務需要,分別與隴西縣兩家汽車服務公司、兩家酒店達成了合作協議,但在協議約定事項履行完畢后,某保險公司與兩家汽車服務公司以及兩家酒店就款項支付問題發生了糾紛,汽車服務公司與酒店要求被告保險公司全額支付款項,而被告辯稱因公司財務制度原因無法支付,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汽車服務公司與酒店遂將保險公司訴至法院。
接到案件后,承辦法官積極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案件事實調查,合力化解矛盾糾紛。案件在辦理過程中,承辦法官充分聽取雙方意見,詳細核對雙方證據,堅持依法為據、情理融合、高效審理原則,引導雙方從維護商業名譽、促進長期合作的角度出發,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環節,最終雙方就合同款項、履行期限及履行方式等事項達成了一致意見,法庭依法快速做出判決,雙方均表示服判,四起合同糾紛案件得到圓滿解決。(白一鳴)
隴西檢察院開展類案集中聽證推動案件辦理提質增效
近日,隴西縣人民檢察院對四起侵財類擬不起訴案件進行集中公開聽證,聽證會邀請人民監督員、聽證員、公安機關偵查員、值班律師參與,以集約化方式推動案件辦理提質增效,讓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公開透明的辦案方式可感可觸。
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分別介紹了四起案件審查認定的事實、證據采信和相關法律規定,并結合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社會危害等,就擬不起訴理由進行了充分的闡釋和說明。公安機關偵查人員、值班律師分別發表了意見,聽證員在充分了解案情和法律適用依據的基礎上,經過討論和評議,一致同意檢察機關提出的不起訴處理意見。
與會聽證員表示,檢察機關對辦理的類案采取集約化方式進行公開聽證,更能夠集中有限的訴訟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針對類案特點,更有利于聽證員履職監督,提高辦案質效。(康新文)
漳縣檢察院:公益訴訟筑牢珍稀水生動物保護區生態防線
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水生生物棲息地,孕育著秦嶺細鱗鮭、水獺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對維護區域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和調節氣候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價值。近年來,針對保護區周邊存在的非法捕撈、生態破壞等問題,漳縣檢察院以公益訴訟為支點,通過“法治+生態”雙輪驅動,為守護這片“高原水塔”注入檢察力量。
精準監督,破解生態治理難題。漳縣檢察院依托“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聯合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生態環境等部門開展專項巡查,利用無人機航拍、水質監測等技術手段,發現違法線索5條。針對非法開采、破壞生態等案件,依法啟動公益訴訟程序,督促責任主體整改并恢復開采面積3000余平方米。通過公開聽證、檢察建議等方式,推動建立跨區域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實現“個案整治”向“系統治理”轉變。
多元共治,構建長效保護格局。聯合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開展生物多樣性評估,科學劃定核心保護區紅線,聯合印發《關于甘肅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協作配合的意見》。針對非法捕撈亂象,聯合公安、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開展“清網行動”,收繳禁用漁具50余套,增殖放流魚苗5000尾。建立“公益訴訟觀察員”制度,吸納公益性崗位、村民代表參與監督,形成“司法監督+行政執法+群眾參與”的立體保護網絡。
創新實踐,提升生態修復效能。探索“懲罰性賠償+替代性修復”模式,對破壞生態的當事人除要求經濟賠償外,責令其參與河道清理、植被恢復等生態勞動。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保護區開展常態化監測,累計發現并整改問題點位8處,生態恢復率達100%。
數字賦能與普法宣傳,提升社會共治意識。依托“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管理平臺”,漳縣檢察院提升線索發現和類案監督效率,推動治理精準化。通過庭審觀摩,以案釋法等普法活動,組織人大代表,漁民代表參與警示教育,強化“禁漁禁捕”社會共識。開展專項宣傳活動5場,覆蓋群眾1000余人次,推動生態保護從“檢察主導”向“全民參與”轉變。
漳縣檢察院以檢察建議促整改、以公益訴訟護公益、以協作機制共合力,為珍稀水生動物保護區構建了“打擊修復預防”的全鏈條保護體系,探索碳匯修復等創新模式,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更優檢察方案。(李睿 陳育博)
臨洮檢察院與蘭州軍事檢察院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日前,臨洮縣檢察院與蘭州軍事檢察院在臨洮縣烈士陵園聯合開展“緬懷先烈憶初心 砥礪奮進強黨性”主題黨日活動。
在巍然聳立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黨員干警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全體人員整齊肅立,滿懷崇敬之情集體默哀,緬懷先烈,寄托哀思。面對鮮紅的黨旗,全體黨員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鏗鏘的誓言,句句千鈞,在陵園上空久久回蕩。
隨后,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參觀了烈士陵園展館,館內豐富的資料和革命文物,展現了不同時期革命先烈付出的巨大犧牲與卓越貢獻。每一段歷史都深深震撼著同志們的心靈,大家不時駐足凝視,深切感受著英烈們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的革命情懷。參觀后,黨員代表結合工作實際及活動主題進行了發言。
活動結束后,在臨洮縣檢察院會議室開展了理論學習,并進行民主議事,圍繞軍事設施保護、紅色文物保護、軍事區域生態環境治理、軍人權益保障等方面開展討論,推動在更深層面共商共建共享,形成保護合力。(張 霖)
監制:杜金植 編審:李欣君
責編:張隴霞 編輯:李姿霖
法律顧問
甘肅瀛運律師事務所
楊浩 15193158005
曲瑋 18693220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