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秋天,杭州某大學圖書館前,陳昊將熱騰騰的奶茶塞進女友小雯手里時,不曾想到這場始于青蔥校園的戀愛,會在五年后變成全民圍觀的“金融戰役”。
那時他總說:“我的獎學金分你一半”,而小雯低頭淺笑的模樣,讓他覺得銀行卡里消失的數字都泛著粉紅泡泡。
四年時光如ATM機的吐鈔聲般規律流逝。陳昊的轉賬記錄記載著這段感情的特殊成長軌跡:從每月800元的生活費,到情人節突然彈出的“閨蜜男友送了LV”的購物車鏈接,再到畢業時小雯輕飄飄的一句:“我表姐結婚可是拿了88萬彩禮”。
2023年春節前夕,當小雯對著視頻通話鏡頭冷笑:“沒車沒房我怎么回家過年?”時,陳昊父母正顫抖著手將存折里68萬的養老錢擺上飯桌。
房產中介公司的簽字筆懸在半空,小雯鮮紅的美甲敲擊著購房合同:“必須只寫我一個人的名字,否則......”玻璃窗外春寒料峭,陳昊看著這個曾縮在自己羽絨服里取暖的姑娘,忽然發現她手機屏保不知何時換成了某網紅曬鉆戒的短視頻。
三小時后,他們在4S店完成了戲劇性反轉——0首付購車協議上,小雯簽名的力度劃破了三頁紙。
當小雯在朋友圈曬出新車方向盤照片的第七分鐘,陳昊發來的貸款明細截圖讓她的笑容瞬間凝固。
6800元的車貸和4800元的房貸,如同兩把精準的手術刀,剖開了這段感情潰爛的內核。
那些曾在深夜發送的“我們要永遠在一起”的語音,此刻成了法庭證據庫里冰冷的編號文件。
這場風波如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漣漪中浮現出光怪陸離的世相:湖南某寫字樓里,“婚戀導師”正指導學員如何在撒嬌時夾帶《贈予協議》話術;
上海外灘的餐廳中,情侶們掃碼使用AA制記賬小程序的聲音此起彼伏;蘇州某公證處,準新娘指著《戀愛期間經濟往來承諾書》崩潰大哭:“你這和防賊有什么區別?”
老裁縫王師傅至今記得,1985年他推著永久牌自行車接親時,后座新娘懷里的上海牌縫紉機頭巾是如何被風吹落的。
如今他看著手機里“婚前必查對方征信報告”的推送,渾濁的眼睛里泛起困惑。
當某婚戀APP上線“資產驗資”功能當日注冊量突破百萬時,民政局檔案室里,那些發黃的結婚證正默默褪去“自愿結婚”四個字的金漆。
故事的最后,陳昊在知乎寫下:“我守住了父母的血汗錢,卻弄丟了22歲那個敢為愛情孤注一擲的自己。”
而城市的另一角,小雯在刪除所有奢侈品牌代購微信后,給五年間的每一筆轉賬都添加了備注。
深夜的月光照在兩人不約而同設置的手機自動記賬軟件上,跳動的數字仿佛在問:當愛情變成一場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的博弈,我們該用什么來盛放月光?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臺「網易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