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應用是車網互動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基礎,在本輪政策助推的大提速中,國網、華電等電力央企全速領跑。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四部門聯合出手,發布《關于公布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推出了橫跨9個城市、30個項目的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項目。
這9座城市是: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廣州、深圳、海口、重慶、昆明;30個項目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江蘇、山東、廣東等16個省市。其中,國家電網和華電集團等央企的眾多項目入選。
30個項目中,國家電網申報的北京市基于新型儲能的V2G車網互動協同調控試點項目、基于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城市車網互動綜合試點項目(上海)、南京市“寧電通”全場景V2G試點項目、無錫市“源網荷儲”全要素協同車網互動綜合試點項目、湖州市大功率交流充放電應用試點項目、淄博市車網互動V2G試點項目、濟南車網互動充換電試點項目、湖北省車網互動兆瓦級V2G多場景應用試點項目、天津市車網互動示范中心試點項目共9大項目成功入選。
同時,華電集團湖北公司依托長江綠色智能船舶充換電項目申報的武漢陽邏圈際港區車船網互動一體化項目也同榜入圍。
車網互動(Vehicle to Grid,簡稱V2G),是指電動汽車通過充電樁與電網進行能量互動,主要包括有序充電(充電功率、時間受控的有序充電)和雙向充放電(車對充電樁既可充電也可放電)兩類模式。
車網互動發展的初衷是為了減輕電動汽車對電網穩定性的沖擊。首批試點通知指出,推動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是為了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此前的車網互動多為有序充電,首批試點通知下發后,預計會發展起大規模的充放電雙向車網互動。
中國的車網互動始于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當年11月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要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的能量互動。政策甫一出爐,國家電網立即行動。目前,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可啟停結算充電設施超83萬個,國網電動車公司已在15個省市建設了42個V2G項目、609個V2G終端,讓近4000臺電動車參與了車網互動。
例如,截至2024年底,國網山東電力已建成公共充電站4430座,可同時為2.49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超額完成協議任務。國網北京電力已累計建成11個超級充電站,部署在朝陽等7個區,日均服務能力達8000車次。國網甘肅蘭州供電公司累計支持蘭州市建設投運110座直供集中式充電站,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比例達到1:3,實現“縣縣有站、鄉鄉有樁”。國網上海電力建成投運公共充電設施“車網互動”示范項目8個,共安裝了67臺具備V2G功能的充電樁。國網河北電力投運首座集超充、V2G、智能有序、光儲充4個示范區于一體的光儲充放一體示范充電站。國網青海電力在建成班彥村智慧光儲充一體化停車場基礎上,上線“源網荷儲”微電網一體化智慧能源管控平臺,實現扶貧光伏電站發電24小時就地消納。
同時,華電集團也大力通過探索車網互動等方式,打通風光大規模高比例發展的堵點,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該集團預計在“十四五”末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0%,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接近60%。因此,華電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對接交流,不斷擴容“朋友圈”,拓寬“新能源+”應用場景,實現與電動汽車等、電動船舶等應用產業的深度融合。
此次入選的武漢陽邏圈際港區一體化項目立足長江沿線,通過挖掘碼頭港口區域豐富的資源潛力,建設電動船舶充換電站及其配套的新能源場站,旨在提供全方位綜合能源服務。項目竣工后,將顯著減少運輸過程碳排放量,為構建區域交通與能源融合產業鏈、打造綠色發展生態圈提供有力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