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此前報道消息,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提問,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中美領導人將于下月在中國會晤,請問發言人能否證實?對此,毛寧表示:“你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發布的信息。”
眾所周知,今年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開端,他似乎鉚足勁要干一番大事業,剛剛上任便設定了一系列目標,包括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在一百天以內訪華等等,但無一例外都沒能實現,尤其是百日訪華,近日,中方的態度出現巨大的變化。在就任前一個月,特朗普曾說過“中美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足見他比第一個任期要更重視中國的地位及中美關系,然而,這短暫的“蜜月期”沒有持續多久,很快,美國對中國的全面遏制開始了。
特朗普(資料圖)
現在騎虎難下的反而是特朗普自己。按照美媒的統計結果,以中國為首的國家對美國實施的反制性措施,將影響美國近800萬人就業,而他們之中一半以上都來自在大選中支持特朗普的選區。若白宮繼續把關稅加下去,特朗普真得好好考慮下還想不想贏兩年后的中期選舉了,他訪華以求合作的計劃也必然成為空中樓閣。特朗普在對華關稅上的態度有很大的轉變。之前他向中方提出了一個降低關稅的條件,稱可以通過降低對中國的關稅來促成交易,迫使中企出售TikTok在美國的業務。
美國政府貿易保護主義已陷入“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困境。經合組織報告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導致美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降至2.2%,通脹率上漲至2.8%。具體到產業層面,2018年鋼鋁關稅雖保護了 1.4 萬個鋼鐵崗位,卻導致下游制造業損失 7.5 萬個崗位,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政策,引發美國國內的強烈反對。大型鋁生產商美國鋁業警告稱,目前的關稅政策可能會使美國損失10萬個工作崗位。特朗普政府對外加征關稅看似符合“美國優先”政策,但實則卻在反噬美國企業。
白宮(資料圖)
在這關鍵時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提名前美國駐泰國大使邁克爾·G·德松布雷(Michael G. DeSombre)為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這一職務簡稱亞太事務助卿,是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政策的“一把手”。對于德松布雷,特朗普不吝贊美之詞,并提及他過去曾在多所名校學習,甚至論文也有關中國。此外,他曾長期在知名律所負責亞洲并購業務。香港《南華早報》報道指出,德松布雷這段長期工作經歷,正是在中國香港度過的。
在尋求訪問中國未果之際,特朗普突然提名新的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想來,不排除是為了故意刺激中國。說起這位新的亞太事務助卿,不簡單。德松布雷吸引特朗普的地方,可能在于他自詡是“中國通”,是個對華強硬的狠角色。德松布雷任駐泰大使時,就多次在泰國媒體上發布文章,污蔑抹黑中國,挑撥中國和地區國家之間的關系,制造緊張局勢。除此之外,德松布雷還一度對外下令,在他任內,美國在當地的一切事務都要對他匯報,這其中,就包括中國在區域內的軍事活動。
德松布雷(資料圖)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中美之間的博弈已超越單純的經濟利益角逐,更多的是全球影響力、科技領導力、國際規則制定權、以及意識形態等多維度的深刻較量。這場博弈不僅關乎兩國自身的未來發展,也對全球治理體系、國際秩序穩定、以及多邊主義原則構成了重大考驗。不過,雖然美方的動作頻頻,但世界早已不再是某一超級大國,可以隨心所欲操控的棋局。中國的發展和崛起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而最終決定這場漫長競爭勝負的核心要素,往往就在于誰能更好地適應變化、掌握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