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月,最大焦點在于美國對等關稅靴子落地、我國也發布多項反制舉措。我們對每半月重大政策進行跟蹤:1)中央、部委重要會議與政策;2)地方政策;3)行業與產業政策。本期為近半月(2025.3.24-4.6)跟蹤。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國盛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慧,本文節選自國盛證券研究所已于2025年4月6日發布的報告《政策半月觀—應對關稅,會出哪些政策?》,文章來源于“熊園觀察”。
本文大約7500字,讀完約18分鐘。
核心觀點:總體看,近半月政策延續聚焦穩增長、擴內需,最大關注在于對等關稅落地后的應對,4.4中國商務部等多部門已發布多項反制舉措;此外,4.1中辦國辦發布《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湖南率先出臺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方案等。其他可關注,全方位支持科技企業融資,安徽全面取消購房限制、南京取消限售等。繼續提示:對中國而言,美國對華整體關稅稅率已達65.7%,預計拖累2025年中國出口7-9個百分點,對GDP影響可能超過1.0個百分點;鑒于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將明顯加大,新的增量政策有望加速出臺,尤其是更大力度的中央加杠桿和擴內需,緊盯很可能的3大類政策:1)降準降息,幅度可能超預期;2)財政刺激加碼,如年內很可能會再次增發國債(假設財政乘數為1,出口對GDP拖累每增加1個百分點、需財政加碼1.3萬億元);3)更大力度的擴內需,包括擴大以舊換新補貼規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生育津貼標準等。此外,面對本次關稅,我國目前選擇的應是“以打促談”,關注后續進展。
1、總體看,近半月政策延續聚焦穩增長、擴內需,最大關注在于對等關稅落地后的應對,具體有5大焦點:
>一、4.3凌晨特朗普宣布針對全球的對等關稅,幅度和范圍均大超預期、可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緊盯各國應對舉措、尤其是中國和歐盟,其中:4.4中國的商務部等多部門已發布多項反制舉措,包括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的關稅、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等。
>二、4.1中辦、國辦發布《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重點關注此次點名的農業、能源、公用事業、公共服務、公共數據5大領域。
>三、3.24央行發布MLF操作公告,有三點意外,包括時點上提前、規模上加量、MLF中標方式改為“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預示MLF利率就此退出政策利率的舞臺,逆回購利率的核心政策利率地位進一步強化,對債市短期偏利好、中期影響應偏中性。
>四、國資委將聚焦新質生產力、“AI+”等方向繼續出臺央企穩增長政策,也會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作為央企發展的重要方向,推動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
>五、湖南率先出臺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方案,重點關注投向“負面清單”+資本金“正面清單”+發行提速(6月底完成全年發行)+優化投后管理,繼續關注其他試點地區方案,應都會涉及提高專項債發行使用效率,且今年各地形成規范性文件后、明年專項債發行和使用效率有望進一步提速。
>其他可關注:全方位支持科技企業融資,安徽全面取消購房限制、南京取消限售等。
2、具體看,近半月(2025.3.24-4.6)重大政策如下:
>重要會議與政策:聚焦穩增長、穩信心、擴內需、擴開放、強產業。
>地方政策:湖南率先發布首份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實施方案。
>行業與產業政策:安徽、南京等多地取消限制性舉措;支持科技金融。
風險提示:外部環境、政策力度、地緣博弈等超預期變化。
報告摘要:
一、重要會議與政策:聚焦穩增長、穩信心、擴內需、擴開放、強產業。
1、重要會議:關注涉企違規收費、央企穩增長和整車重組動作“預告”。
>3.31發改委新聞發布會、聚焦整治涉企違規收費,重點關注后續推進工作“預告”,包括:將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出臺2025年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實化有關舉措;常態化開展整治涉企亂收費專項行動,今年重點查處自立收費項目、超標準收費、轉嫁費用等問題。
>3.29國資委表示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作為央企發展的重要方向,“在產品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前瞻性、技術創新等方面奮力趕超”。此前3月,國資委已決定對中國一汽、東風集團、長安集團3家受國資委直接監管的汽車央企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單獨考核;3.28國資委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明確將進一步出臺央企穩增長的增量政策,重點聚焦提質增效、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AI+”的重大項目。
>其他可關注:3.31政治局會議審議《關于二十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3.28國常會聽取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匯報,進一步擴圍、提檔;3.28央行召開2025年金融穩定工作會議,關注“豐富維護金融穩定的政策工具箱,充實存款保險基金、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等化險資源”。
2、部委政策:關注對美反制舉措、價格治理新規、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4.3凌晨特朗普宣布針對全球的對等關稅,在此之下,美國對華整體關稅稅率已達65.7%,此后4.4商務部等多部門也發布多項對美反制舉措,包括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的關稅、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后續重點關注兩方面:一是關稅進展,包括可能的中美對話等;二是年內穩增長壓力增大已毫無疑問,新的增量政策有望陸續出臺,尤其是更大力度的擴內需、促消費、中央加杠桿,降準降息應在路上,財政刺激大概率加碼。
>4.1中辦、國辦發布《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以促進資源高效配置,重點關注此次點名的關鍵舉措和重點領域,如重點領域上,后續會聚焦農業、能源、公用事業、公共服務、公共數據5大領域,如“穩妥有序推進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價格市場化改革;推進重要商品現貨、期貨市場建設,優化期貨品種上市、交易、監管等規則等”。
>3.26國辦轉發商務部《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支持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5城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重點支持用好免稅店、離境退稅、大型消費促進活動等政策。
>3.24央行發布公告,本次MLF操作公告有三點意外,一是時點上提前,二是規模上加量,三是MLF中標方式改為“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預示MLF利率就此退出政策利率的舞臺,逆回購利率的核心政策利率地位進一步強化,后續降息將不再包含MLF利率,主要應是針對逆回購利率、LPR等。對債市而言,短期偏利好、中期影響應偏中性,后續利率走勢主要取決于兩大因素,一是央行“擇機降準降息”節奏,二是財政發力效果、地產銷售、關稅擾動等基本面情況。
>其他可關注:4.1國稅總局表示擬在全國推廣離境退稅“即買即退”。
二、地方政策:湖南率先發布首份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實施方案。
湖南率先出臺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方案,重點關注投向“負面清單”+資本金“正面清單”+發行提速+優化投后管理,多項新規有利于提高專項債使用效率、加快實物工作量落地,如原則上5月底前完成全年項目發行前終審、6月底前完成全年專項債發行工作,資金下達后6個月仍未實際支出的,可用于本地區其他符合條件的項目,若12個月仍未實際支出的,可由省財政廳收回并分配至其他地區等。后續可繼續關注其他試點地區方案,且需注意的是,應都會涉及提高專項債發行使用效率,且此次各地形成規范性文件后、明年專項債發行和使用效率有望進一步提速。
三、行業與產業政策:安徽、南京等多地取消限制性舉措;支持科技金融。
1、近期地方繼續松地產,多地取消限制性舉措、開啟房票等。如威海16條舉措促住房消費,關注安徽全面取消限購限售限價、停止新建安置房轉而大力推行“房票”等貨幣化安置方式,南京全面取消限售,深圳城市更新下開啟建立房票制度等。且近期杭州、上海等多宗土拍高溢價成交。
2、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方案發布。4.1金監總局等3部門聯合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全方面支持科技企業融資,包括加大科技信貸投放力度、優化科技保險保障服務、推進科技金融政策試點、加強與創業投資等機構合作、支持科技型企業債券融資等。
正文如下:
一、重要會議與政策:聚焦穩增長、穩信心、擴內需、擴開放、強產業。
1、重要會議:關注涉企違規收費、央企穩增長和整車重組動作“預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事件:3月31日,政治局會議審議《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關于二十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
主要內容:中央巡視組對部分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開展巡視,發現一些問題,要嚴肅認真抓好整改。要提高政治站位,扎實履行黨中央賦予的職責使命,以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要強化政治擔當,堅持守正創新,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堅決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著力解決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要認真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機關。要堅持問題導向、嚴的基調,盯住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
發改委等:發力整治涉企違規收費
事件:3月31日,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將聯合發力整治涉企違規收費。
主要內容:重點關注后續各部門將出臺舉措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包括:下一步,將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實現目錄清單的規范性和一致性;出臺2025年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實化有關舉措;常態化開展整治涉企亂收費專項行動,今年重點查處自立收費項目、超標準收費、轉嫁費用等問題。
國資委: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
事件:3月29日,國資委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
主要內容: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作為央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方向。集中央企的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此外3月,國資委決定對中國一汽、東風集團、長安集團3家受國資委直接監管的汽車央企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單獨考核。
國常會:新一輪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圍、提檔升級
事件:3月28日,國常會聽取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匯報等。
主要內容:要做好新一輪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圍工作,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提檔升級。優化口岸開放布局,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度。會議部署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工作,研究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有關措施。優化口岸開放布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舉措。要打造定位明確、功能互補的沿海、邊境、航空、內河口岸,加快建設重點樞紐和區域節點口岸,推動邊境口岸擴能提質,拓展專業口岸功能,推進集約智能口岸建設,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度,全面增強口岸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安全效益,使口岸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
國資委: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
事件:3月28日,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以“穩增長、穩價格、穩預期”為主題。
主要內容:在延續穩增長十條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政策的精準性、前瞻性,研究推出促進中央企業穩增長的增量舉措。要狠抓提質增效,夯實發展基礎,對標行業先進水平,持續加大拓市增收、降本節支力度;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深化“AI+”專項行動,聚焦新質生產力培育、產業鏈強基補短、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保障等,謀劃實施一批強牽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有力支撐擴大內需。要抓緊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增量政策,深入研究打通政策在企業落地落實的卡點堵點,更有創造性、建設性地開展工作,不斷增強企業增長動力、發展動能。
央行:2025年金融穩定工作會議
事件:3月28日,央行召開2025年金融穩定工作會議。
主要內容: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及時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強化科技賦能,持續優化風險監測預警工作框架,完善系統性風險評估和認定機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推動建立權責對等、激勵約束相容的金融風險處置責任機制。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和金融穩定功能,豐富維護金融穩定的政策工具箱,充實存款保險基金、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等化險資源,筑牢有效防控系統性風險的金融穩定保障體系。
簡評:延續此前金融防風險部署,重點關注后續“豐富維護金融穩定的政策工具箱,充實存款保險基金、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等化險資源”。
2、部委政策:關注對美反制舉措、價格治理新規、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商務部等:接連發布多項對美反制舉措
事件:4月4日起,商務部、國務院關稅委等發布多項對美反制舉措,包括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的關稅等。
主要內容:
商務部:對部分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對原產于美國、印度的進口相關醫用CT球管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將斯凱迪奧公司等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國務院關稅委: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
海關總署:暫停美國2家禽肉企業產品輸華,暫停美國C&D (USA) INC.企業高粱和American Proteins inc.等3家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
簡評:4.3凌晨特朗普宣布針對全球的對等關稅,在此之下,美國對華整體關稅稅率已達65.7%,此后4.4商務部等多部門也發布多項對美反制舉措,包括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的關稅、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后續重點關注兩方面:一是關稅進展,包括可能的中美對話等;二是年內穩增長壓力增大已毫無疑問,新的增量政策有望陸續出臺,尤其是更大力度的擴內需、促消費、中央加杠桿,降準降息應在路上,財政刺激大概率加碼。
中共中央:完善價格治理機制
事件:4月2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
主要內容:意見全文內容涵蓋價格改革、價格調控、價格監管等價格工作各領域,部署健全四個機制,即健全促進資源高效配置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創新服務重點領域發展和安全的價格引導機制,完善促進物價保持合理水平的價格調控機制,優化透明可預期的市場價格監管機制。通過健全四個機制,加快構建市場有效、調控有度、監管科學的高水平價格治理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水平,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簡評:重點關注此次點名的關鍵舉措和重點領域,如重點領域上,后續會聚焦農業、能源、公用事業、公共服務、公共數據5大領域,如“穩妥有序推進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價格市場化改革;推進重要商品現貨、期貨市場建設,優化期貨品種上市、交易、監管等規則等”。
國稅總局:擬在全國推廣離境退稅“即買即退”
事件:4月1日,國稅總局表示擬在全國推廣離境退稅“即買即退”。
主要內容:境外旅客在退稅商店購物時,只需提供信用卡預授權擔保,即可在現場即時取得退稅款,進一步提升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的便利度。
簡評:為拉動入境消費的配套舉措。
國務院辦公廳:支持北京等5城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事件:3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主要內容:支持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5城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包括積極推進首發經濟、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更好發揮免稅店和離境退稅政策作用、辦好各類大型消費促進活動、推動商貿流通高質量發展、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提升消費供給品質、加強對外宣傳推介8方面。
央行:MLF利率“退出舞臺”
事件:3月24日,央行發布公告,自本月起中期借貸便利(MLF)將采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操作。3月25日,央行將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詳見此前報告《MLF利率“退出舞臺”,怎么看、怎么辦?》)
簡評:本次MLF操作公告有三點意外,一是時點上提前,二是規模上加量,三是MLF中標方式改為“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預示MLF利率就此退出政策利率的舞臺,逆回購利率的核心政策利率地位進一步強化;換言之,后續降息將不再包含 MLF利率,主要應是針對逆回購利率、LPR等。對債券市場而言,MLF“加量操作”,有助于緩解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壓力、也有助于降低機構融資成本,短期應偏利好、3.24 尾盤國債收益率也應聲下行,但中期影響應偏中性,后續利率走勢主要取決于兩大因素,一是央行“擇機降準降息”節奏,二是財政發力效果、地產銷售、關稅擾動等基本面情況。
1、與此前MLF操作相比,本次MLF操作有兩點差異,一是時點上提前一天公告,旨在給予市場消化時間,避免盤前公告放大市場波動;二是規模上加量續作、是去年8月以來首次。
2、本次公告還對MLF操作方式進行了調整,MLF利率作為政策利率成為歷史,但MLF不會退出歷史舞臺,將與買斷式逆回購、公開市場買賣國債、逆回購等共同構成央行流動性投放工具體系。
3、政策利率從“雙軌制”變成“單軌制”,逆回購利率的核心政策利率地位進一步強化,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
4、對債券市場而言,MLF“加量續作”短期釋放了央行呵護資金面的意圖,也有助于降低機構融資成本,利好債市,中期影響偏中性。
二、地方政策:湖南率先發布首份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實施方案。
湖南率先出臺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方案,重點關注投向“負面清單”+資本金“正面清單”+發行提速+優化投后管理,多項新規有利于提高專項債使用效率、加快實物工作量落地,如原則上5月底前完成全年項目發行前終審、6月底前完成全年專項債發行工作,資金下達后6個月仍未實際支出的,可用于本地區其他符合條件的項目,若12個月仍未實際支出的,可由省財政廳收回并分配至其他地區等。后續可繼續關注其他試點地區方案,且需注意的是,應都會涉及提高專項債發行使用效率,且此次各地形成規范性文件后、明年專項債發行和使用效率有望進一步提速。
三、行業與產業政策:安徽、南京等多地取消限制性舉措;支持科技金融。
1、近期地方繼續松地產,多地取消限制性舉措、開啟房票等。如威海16條舉措促住房消費,關注安徽全面取消限購限售限價、停止新建安置房轉而大力推行“房票”等貨幣化安置方式,南京全面取消限售,深圳城市更新下開啟建立房票制度等。且近期杭州、上海等多宗土拍高溢價成交。
2、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方案發布。4.1金監總局等3部門聯合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全方面支持科技企業融資,包括加大科技信貸投放力度、優化科技保險保障服務、推進科技金融政策試點、加強與創業投資等機構合作、支持科技型企業債券融資等。
文章來源于“熊園觀察”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劉菁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