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球迷最近很像過年走親戚——嘴上夸著“巴特勒真硬”,心里可能卻犯嘀咕:“這老哥咋就場均17分呢?”
這支球隊一波五連勝沖上西部第五,巴特勒的組織、防守、造犯規和更衣室氣場確實給球隊帶來幫助,可打火箭那場關鍵比賽,庫里累到扶膝蓋喘粗氣,巴特勒籃下硬懟被蓋,小佩頓空位三分打鐵,追到個位數后再度被拉開??茽栙惽罢f“健康最重要”,可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勇士的“二號得分手”問題,壓根沒解決。
勇士送走維金斯等人,換來巴特勒確實能幫庫里減負,但進攻端場均17分、三分命中率不到30%的數據,確實無法承擔起二號得分手的重任。
打熱火那場,庫里不打,巴特勒12投5中拿11分,勇士替補席上連個能運球突破的人都寥寥無幾,活生生被老東家揍成篩子。更扎心的是,巴特勒為勇士打這么多場比賽,都沒有拿下過30+;比賽第四節根本不敢發力,突進去不是被蓋就是傳球讓隊友拆炸彈,儼然慢慢“伊戈達拉”化,并沒有 成為球隊的第二穩定得分點。
庫里在場時球隊每百回合贏分,一下場直接輸分,巴特勒原本被寄望填補這個坑,可他帶替補時更多為隊友們傳球做嫁衣;當角色球員們手感在線,勇士的進攻自然沒有問題,可面對火箭這樣的頂級防守強隊,角色球員們提供的火力輸出也有限。于是你能看到在第二節初段,巴特勒帶領替補陣容時,竟然被對手蠶食分差,他自己也沒有站出來彌補這部分不足。
更致命的是勇士的“偏科陣容”,能防的不會投(追夢、盧尼),能投的不會防(希爾德、波斯特),能持球的對抗后得不到哨子(庫里),有對抗的沒技術球商(庫明加)。這套畸形配置遇上火箭、雷霆這種天賦大隊,有點像小學生挑戰職業拳擊手——阿門·湯普森和申京、史密斯輪番沖擊內線,快攻得分簡直就是降維打擊,以26比12領先了14分之多。
巴特勒倒是想當救世主,可他2米01的身高打四號位,頂防約基奇時像根竹竿,被碾得東倒西歪,對陣火箭雙塔確實沒有任何優勢。他在勇士好像也成了“高配版李凱爾”——防守端擦屁股,進攻端無球時蹲底角,偶爾突兩個還得看裁判臉色。更諷刺的是,勇士最缺的空間型五號位至今沒著落,波斯特在高端局得不到信任。追夢打中鋒時對手直接放空三米,庫里被包夾到懷疑人生;上盧尼又堵死突破路線,巴特勒沖進去就像掉進絞肉機。
當然,這一波魔鬼賽程已經結束,勇士隊也僅僅輸給了火箭隊;贏球,自然是球迷、管理層、球員都想得到的結果,但切不可把核心球員的健康都搭進去了。該輪休就輪休,該練兵就練兵,哪怕掉到第八也無所謂——健康庫里+滿血巴特勒,配上科爾那套“四菜一湯”戰術,黑八奇跡又不是沒演過。
可說到底,勇士的問題還是缺少個能穩定得分的高個子側翼,巴特勒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一輪系列賽倒是沒問題,可漫長的常規賽而言,勇士還是需要穩定的二號得分手,才能減輕雙核的壓力以及保障戰績,可這是休賽期管理層要面對的問題。
如今勇士還在沖擊季后賽,巴特勒的硬解能力或許不如杜蘭特,但組織、造犯規、防守撕咬和更衣室領導力,正是這支“啃老”勇士隊最缺的那一環節。
至于得分?等季后賽真刀真槍干起來,你猜35歲的巴特勒會不會在一輪系列賽里再次“返老還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