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們的未來是由當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決定的。
那么,不存錢其實就是在給一個更糟糕的未來投票。
我曾經覺得,一線城市的房子太貴了,我肯定是買不起的。
而我就這么點工資,怎么存也不可能富起來,索性有多少就花多少。
不去做的后果是,我真的就買不起房子。
不僅如此,我在搞錢和花錢效率上,也不曾有過任何進步。
就幸好,看到朋友通過存錢給自己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未來,把我從夢中叫醒了。
我發現,讓自己的未來好起來之中,存錢是我唯一可以掌控的事情。
但我卻不去做,這多少讓我覺得自己有點蠢。
而事實證明,努力存錢后,我的生活有了180度的轉變。
我有了房子,我不再覺得未來不可期,我少了很多不安定感。
果然,存錢和不存錢,差別還是很大的。
1)每個月存下多少錢,是我們財富增長的關鍵。
《財富自由》這本書上說,收入只是你今天帶回家的錢,它不等于我們的財富。
《金錢心理學》這本書上也說,我們買下豪車、名牌,只能意味著我們花出去很多錢,也不能代表我們的財富。
那么,財富是什么?
財富是你留在手里的錢,是你明天、后天以及今后每一天所擁有的錢。
所以說,每個月能存下多少錢,是我們財富增長的關鍵。
而一旦開始存錢,我們用錢的效率就會得到提升。
我現在就能花比同齡人更少的錢,把日子過好過舒服。
2)我們永遠只能跟自己比。
曾經有人說,看到我分享的存款數據感覺很焦慮。
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剛開始存錢時,我在豆瓣攢錢小組,看到很多年輕的小伙伴們,才工作兩三年,存款就已經6位數了,忍不住就會很焦慮。
但我很快就意識到,每個人所處的壞境不一樣,所擁有的背景和資源也不一樣,比來比去只會傷了自己的身心。
所以,我們不如學其方法,而不是關注具體的數字。
然后,用學來的方法做好自己的事,過好自己的生活。
進步是跟自己比的,不是跟別人比的。
3)我們要在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多做努力。
未來市場行情是漲是跌,不是我們能掌控的。
未來經濟環境是好是壞,也不是我們能掌控的。
甚至將來我們是漲薪還是降薪,都不完全能受自己控制。
但我們可以控制現在花多少錢,現在就存下多少錢。
做你現在能做的事,做你現在能做的改變,未來自然會慢慢變好。
4)相信我,一旦開始存錢,你會上癮的。
當我存下1w時,我就想要快點存下2w。
當我存下5w時,我已經開始期待存10w了。
存錢是會上癮的。
這份快樂,并不輸于花錢。
而且不管未來如何,想到自己兜里有厚厚的存款墊著,就特別安心,特別滿足。
5)至少先存夠1-2年的生活費保底。
《金錢心理學》的作者說,我們可以為了買某樣東西而存錢,也可以為了有更多選擇自由而存錢,甚至我們可以沒有什么目的地存錢,總之,存就是了。
如果你不知道為什么而存錢,又做不到存就是了,那就從存夠1-2年的生活費開始吧。
在我看來,這是存錢的最低限度,可以保我們在無收入的情況下盡可能久地存活下來。
如果你現在手里連1-2年的生活費存款都沒有,那什么也別說了,趕緊存錢去吧。
6)富足其實是一種選擇,我們自己才是決定自己是否富足的人。
我們可以選擇把賺到手的錢都花掉。
我們也可以選擇存下一部分,花掉一部分。
選擇不同,結果自然會不同。
存下一部分錢的人,在經濟下行時,仍然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
沒有存下錢的錢,在這兩年就會比較煎熬、焦慮。
未來如何,富足與否,其實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