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高校圈里,扎根廣州、佛山的廣東財經大學一直備受關注,近年來更是因其“高就業率”“本地化就業”等特點頻頻出圈。連教育領域大V張雪峰也曾力薦廣財的金融學專業。那么,這所被戲稱為“珠三角銀行柜員預備營”的高校,究竟如何成為眾多考生眼中的“香餑餑”?
據悉,廣財的就業數據常年保持在“高位運行”——官方數據顯示,超九成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內能順利落實去向,其中四成通過正式協議或合同就業。不過,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近兩年“靈活就業”比例悄然攀升,不少學生選擇自由職業或創業。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這與數字經濟崛起、新業態崗位增加有關,也側面反映出廣財學生的適應能力。
行業地圖:金融、教育、公務員“三足鼎立”
盡管靈活就業比例上漲,但是廣財學子進入國企、銀行等傳統“鐵飯碗”的比例依然可觀。坊間流傳一句話:“廣財畢業季,四大行排隊發offer”——雖是調侃,卻也透露出學校在金融領域的扎實口碑。
翻開廣財畢業生的就業版圖,金融行業始終是“頂流”。從銀行柜員到證券分析師,超過兩成學生涌入這一領域,部分王牌專業的學生甚至未畢業就被企業“預訂”。此外,教育培訓行業異軍突起,成為第二熱門選擇,不少畢業生投身教培機構或考取教師資格證。
若說“穩定”是關鍵詞,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自然少不了。每年有數百名廣財學子通過激烈競爭進入政府系統,尤其法學、行政管理等專業的學生,在公考中優勢更加明顯。
地域優勢:扎根大灣區,家門口的職場圈
“出了校門就是地鐵站,實習面試不用跨城跑”——廣財學生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學校廣州校區緊鄰琶洲數字經濟核心區,佛山校區則與制造業名企為鄰,這種“雙城布局”讓學生能輕松接觸一線企業資源。
數據顯示,近八成畢業生選擇留在珠三角發展,廣州、深圳是兩大核心就業城市。不少本地企業也偏愛廣財學生,認為他們“接地氣、留得住”。一位在佛山某國企就職的校友坦言:“廣財在廣東的認可度,就像‘地頭蛇’——未必全國頂尖,但家門口絕對好使。”
除了直接就業,對于想繼續深造的學生,廣財同樣提供了不錯的跳板——約12%的畢業生選擇讀研或留學。國內考研競爭激烈,但法學、會計等專業學生常能沖擊“五院四系”名校;出國黨則偏好英國、澳洲的商科項目,QS前200院校的錄取率頗高。
若直接就業,“持證上崗”幾乎是共識。金融專業學生熱衷考取CFA、FRM,會計專業瞄準CPA,法學專業則必須過法考。一位大四學生調侃:“在廣財,沒幾張證書傍身,都不好意思投簡歷。”
學校助攻:校企合作+政策紅利
從高質量就業到高質量升學,離不開被學生戲稱為“保姆級”的廣財就業服務——從大一起,該校就開設了職業規劃課,到每年舉辦超百場招聘會,甚至聯合地方政府推出“基層就業補貼”。該校的校企合作更是亮點:南海農商行、云潤大數據等企業直接在校園設實踐基地,學生大二就能接觸真實項目。
此外,該校還搭上政策快車,比如參與“鄉村振興雁歸計劃”,鼓勵畢業生下沉基層。清遠、云浮等地政府甚至為廣財學生定向提供崗位,解決“想回家卻找不到對口工作”的難題。
以上種種數據表明,對于目標明確的考生而言,廣財的優勢顯而易見:本地就業資源豐富、行業認可度高、職業路徑清晰。對于尚未明確自身目標的考生來說,廣財特色專業強勢、辦學思路清晰、未來發展良好,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