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eacat
3月11日,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正式批準伊那利塞(商品名:伊赫萊?)聯(lián)合哌柏西利和氟維司群,適用于內(nèi)分泌治療耐藥的PIK3CA突變,HR+/HER2-晚期乳腺癌,成為中國大陸首個獲批的PI3K抑制劑。有些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基因檢測報告里面也有這個PIK3CA突變,那么PIK3CA突變是怎么回事?能不能也用這個伊那利塞呢?
1
四通八達的癌癥高速公路:
PI3K–AKT–mTOR 通路
PI3K是一種細胞內(nèi)脂質(zhì)磷酸激酶,也是 PI3K- AKT-mTOR信號通路的起點。它參與各種細胞功能,如細胞生長、增殖、分化、運動、遷移、侵襲、細胞內(nèi)運輸和血管生成,這些對于腫瘤發(fā)生至關重要。
PI3K可分為I型、II型和III型,其中I型PI3K維持人類腫瘤細胞的增殖和存活。它由調(diào)節(jié)亞基和催化亞基組成,可進一步分為IA和IB型。IA類PI3K的催化亞基包括了PIK3CA、PIK3CB和PIK3CD基因分別編碼的p110α、p110β和p110δ。在乳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中,多數(shù)是PIK3CA基因發(fā)生了突變。PIK3CA基因發(fā)生突變就會導致I型PI3K激活,再激活下游的AKT。這個AKT激活了就麻煩了,它是個四通八達的樞紐,這個樞紐打通了,那么除了刺激細胞增殖的mTORC1激活,其他減少凋亡,促進轉(zhuǎn)移,血管生成的通路如BAD、RHO、FOXO、都會打開。
要堵住PI3K–AKT–mTOR 通路,最好是從起點PI3K入手,其次在關鍵樞紐AKT上堵住也可以,但再后面去堵mTORC效果就不好說了,因為AKT分出去的通路太多了。
圖一 PI3K–AKT–mTOR通路
2
非小細胞肺癌的PIK3CA突變通常不是驅(qū)動基因突變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常發(fā)現(xiàn)PIK3CA的突變和擴增,PIK3CA的突變主要存在于外顯子9和20上,其中外顯子9上多數(shù)為E542K、E545K和E545Q突變,外顯子20上多數(shù)為H1047突變。除突變外,更常見的PI3KCA改變是擴增。
一項針對 1144 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大型研究,使用二代測序(NGS)研究了腫瘤組織的PIK3CA突變。結(jié)果在3.7 % 的患者中發(fā)現(xiàn)了PIK3CA突變,鱗狀細胞癌 (8.9%) 比腺癌 (2.9%) 更常見。其中E545K突變(57.1%)最常見,其次是 H1047R(16.7%)和 E542K(14.3%)突變。
重要的是,該研究發(fā)現(xiàn),在相當一部分患者 (57.1%) 中,PIK3CA突變與EGFR、BRAF、ALK和KRAS等驅(qū)動基因的致癌性改變共存。
其他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jié)果,Yamamoto等人檢查了 86 種 NSCLC 細胞系和 356 個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腫瘤,在 12.8% 的細胞系和 19.1% 的腫瘤中檢測到了突變或擴增。
在該研究中,與腺癌(6.2%)患者相比,PIK3CA擴增在鱗狀細胞癌患者 (33.1%) 中更常見。PIK3CA突變或擴增的功能重要性通過 Akt 活性增加得到證實,并且突變同樣與EGFR或KRAS突變并不互相排斥。進一步的證據(jù)表明,PI3KCA擴增的存在程度高于突變,并且主要見于鱗癌患者。
由于PIK3CA突變常與其他驅(qū)動基因改變共存,因此它一般不太可能是驅(qū)動基因,而PI3K通路的改變是耐藥機制之一,PIK3CA突變更可能是一種耐藥突變。
既然PIK3CA突變以及PI3K通路是非小細胞肺癌的耐藥機制之一,有沒有針對這一機制的靶向治療的臨床研究呢?
圖二 PI3K–AKT–mTOR通路位于EGFR、MET、ALK等下游,其改變是這些相應靶向治療耐藥的原因之一
3
針對PI3K通路改變的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多數(shù)失敗
使用PI3K通路相關抑制劑(PI3K、AKT、mTORC抑制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多數(shù)在2018年以前開展,由于當年NGS和精準治療理念未普及,這些研究多數(shù)沒有精準篩選具有相關突變的患者入組,為這些研究失敗埋下隱患。下面來幾個典型例子。
4
Taselisib治療PI3K通路改變肺鱗癌無進展生存期僅2.9個月
Taselisib是一種泛PI3K抑制劑,SWOG S1400B研究評估Taselisib在經(jīng)治的PI3K通路改變的肺鱗癌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前面介紹過肺鱗癌中PI3K通路改變比肺腺癌更多見。
結(jié)果在21例存在PIK3CA突變的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部分緩解(客觀緩解率5%),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分別為2.9個月和5.9個月。這個研究證明PIK3CA突變在鱗癌中雖然多見,但不是驅(qū)動基因改變,即使到現(xiàn)在,也沒有發(fā)現(xiàn)肺鱗癌存在一個明確的驅(qū)動基因,因此肺鱗癌并不適合靶向治療。
此外,泛PI3K抑制劑Taselisib不良反應也挺厲害,觀察到兩例可能與治療相關的死亡(一例呼吸衰竭,一例心臟驟停);一例患者發(fā)生 4 級不良事件,11 例患者發(fā)生 3 級不良事件。
圖三 Taselisib治療PIK3CA突變肺鱗癌的腫瘤變化瀑布圖
5
泛PI3K抑制劑PX-866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未經(jīng)選擇患者不提高療效
PI3K通路改變也被視為化療耐藥機制,因此也有過PI3K抑制劑聯(lián)合化療的研究。一項II期隨機對照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經(jīng)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泛PI3K抑制劑PX-866聯(lián)合多西他賽與多西他賽相比,療效沒有顯著差異,ORR分別為6% 和 0%,中位PFS為2個月和2.9個月,中位OS分別為7個月和9.2個月。在入組患者中很少檢出PIK3CA突變或PTEN缺失。
6
未經(jīng)篩選的EGFR-TKI耐藥患者,EGFR-TKI聯(lián)合PI3K抑制劑緩解率5%左右
PI3K通路改變被認為是EGFR-TKI耐藥機制之一,那么EGFR-TKI聯(lián)合PI3K抑制劑克服EGFR-TKI耐藥順理成章啊。有這樣的研究嗎?有,但是這些研究根本就不篩選患者是否有PIK3CA突變,WHY?TELL ME WHY!這樣的研究當然失敗啊。
BKM-120(AN2025,Buparlisib)是一種泛PI3K抑制劑,先做了個IB期研究,聯(lián)合吉非替尼治療EGFR-TKI耐藥患者,不篩選是否有PIK3CA,只要耐藥的都可以。入組15例患者,12例做了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6/12(50%)攜帶 T790M 突變,2/5(40%)攜帶 MET 擴增,但沒有一個患者是 PI3KCA 突變的。好家伙,一個PI3K抑制劑的研究,入組的患者沒有一個是PI3KCA突變的,圖啥呢?療效當然慘淡,只有1個患者部分緩解,中位PFS只有2.8個月。
BKM-120的研發(fā)方也頭鐵,根據(jù)之前的IB期研究探索出安全性較好的劑量后,還繼續(xù)做EGFR-TKI耐藥后聯(lián)合EGFR-TKI的研究,這次是聯(lián)合厄洛替尼,還繼續(xù)不篩選PIK3CA突變的患者。頭鐵能有什么好結(jié)果呢?BKM-120聯(lián)合厄洛替尼入組了37例患者,ORR只有5.4%,3個月PFS率,剛好卡在50.4%,估計PFS也就3個多月。中位OS,12.2個月。
類似的研究還有Pilaralisib(SAR245408, XL147),也是一種泛PI3K抑制劑,聯(lián)合厄洛替尼治療EGFR-TKI經(jīng)治的NSCLC,入組的35例患者,僅 1例是EGFR突變的,3例PIK3CA擴增或突變,這樣的研究結(jié)果可想而知,只有1例患者部分緩解,14例患者疾病穩(wěn)定。
這樣的研究還有很多,還包括PI3K通路下游的AKT抑制劑(MK-2206)、mTORC抑制劑(依維莫斯),沒有一個成功的,反映了當年對精準治療認識的缺乏,把靶向藥當化療用,所以這些研究的失敗不代表PI3K抑制劑這條路不通。下面我們可以看一個PI3K抑制劑精準治療的成功例子。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7
阿培利司治療PIK3CA突變非小細胞肺癌
1例56歲非吸煙女性確診早期肺腺癌,2016年12月手術,術后很快就發(fā)現(xiàn)雙肺結(jié)節(jié),切除腫瘤的NGS基因檢測顯示,存在KRAS G12V突變、雄激素受體(AR)突變、RET突變、PIK3CA突變(H1047R),PIK3CA擴增、以及EPHA2突變、POLD突變、JAK2擴增。
2017年1月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卡鉑+貝伐珠單抗治療,這是當時沒有EGFR\ALK改變NSCLC的標準治療,但2017年3月患者就疾病進展。之后患者接受納武利尤單抗(PD-1單抗,O藥)單藥治療,5個月后,2017年9月患者疾病進展,這時在O藥基礎上增加了伊匹木單抗(CTLA-4單抗),治療2個周期后,2017年11月再次確認疾病進展。
2018年2月,患者接受單藥長春瑞濱化療作為三線治療,5個月后的2018年6月耐藥進展。2018年7月患者接受cobimetinib(MEK抑制劑)作為四線治療,療效為疾病穩(wěn)定,但毒性明顯,因此在2018年11月停藥。
2019年2月開始吉西他濱單藥化療,2019年5月療效評估為疾病進展。當時進行液體活檢,NGS結(jié)果顯示為與先前一樣的PIK3CA突變(H1047R),未檢出其他基因改變。由于患者當時體感良好,因此并未繼續(xù)治療,而是空窗。
圖四 PIK3CA突變患者治療歷程與基因檢測結(jié)果,藍色為化療,綠色為靶向治療,黃色為免疫治療,紅色菱形為疾病進展、黃色菱形為毒性、黑色菱形為死亡
2020年2月,患者開始六線治療,藥物為BYL719,這個其實就是2019年美國上市的PI3Kα抑制劑的阿培利司(alpelisib)。患者接受阿培利司治療后癥狀迅速改善,咳嗽和痰都明顯減少。3個月后CT檢查顯示腫瘤縮小,出現(xiàn)空洞,結(jié)節(jié)也變淡。2個月后,即2020年6月,患者出現(xiàn)癥狀惡化,CT檢測顯示疾病進展。就是說阿培利司療效維持了約5個月。
圖五 患者接受阿培利司治療前后CT影像,M為最大病灶
阿培利司耐藥后,患者接受卡鉑+紫杉醇化療,癥狀和影像檢測顯示輕微改善,但患者很快因為嚴重過敏反應停用卡鉑,保留紫杉醇單藥,減量,進行節(jié)拍化療,維持了15個月,于2021年9月因累積毒性停藥。
此時,肺部其中一個病灶進行活檢,NGS檢測結(jié)果顯示新出現(xiàn)MET 外顯子14跳躍突變,和原來一樣的PIK3CA突變(H1047R)、以及與最初檢查結(jié)果一樣的KRAS G12V突變、RET突變。此外還有新出現(xiàn)的CDH1突變、SMARCA4(R1244H)突變。
針對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患者在2021年12月開始了MET抑制劑卡馬替尼治療,但并沒有明顯的臨床改善,患者于2022年2月逝世。
上述病例在多線治療后,依據(jù)NGS結(jié)果針對PIK3CA突變進行PI3K抑制劑治療,取得明顯療效,癥狀迅速改善,療效維持了5個月。療效維持不長,可能是因為患者還有其他的驅(qū)動基因,比如KRAS G12V突變,以及新出現(xiàn)的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而患者接受卡馬替尼療效不佳也可能是因為同時存在PIK3CA突變,如果卡馬替尼聯(lián)合阿培利司,患者或者能多支撐一些時間,然后有機會接受泛KRAS抑制劑的靶向治療。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8
伊那利塞的優(yōu)勢
PIK3CA突變多數(shù)不是驅(qū)動基因,因此PI3K抑制劑需要聯(lián)合其他針對驅(qū)動基因的藥物才會有較好的療效。但先前的泛PI3K抑制劑毒性較大,限制其應用。僅針對PI3Kα的阿培利司,毒性也比較明顯,聯(lián)合氟維司群治療乳腺癌有25%的停藥率。因此臨床上亟待更高效低毒的PI3K抑制劑。
伊那利塞(Inavolisib)是新型高選擇性PI3Kα抑制劑,與其他PI3K抑制劑相比具有更高的效力且選擇性抑制PI3Kα,而且,伊那利塞還可特異性降解PI3Kα突變體,使PI3K異常表達信號通路無法被激活,從而實現(xiàn)PI3K通路持續(xù)抑制,而阿培利司并不能降解PI3Kα突變體。簡單來說,臨床前研究提示伊那利塞相比阿培利司對PIK3CA突變抑制更精準更高效更持久,而且不良反應更少。而在實際臨床試驗中,伊那利塞聯(lián)合氟維司群和哌柏西利的停藥率只有6.8%,遠低于阿培利司聯(lián)合氟維司群。
綜上,伊那利塞是很有潛力用于PIK3CA突變NSCLC,不過目前基因泰克沒有伊那利塞用于肺癌的研究計劃。伊那利塞治療PIK3CA突變NSCLC效果如何,只能從真實世界中收集病例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 Jiang, Lin; Zhang, Jingbo; Xu, Yan; Xu, Heng; Wang, Mengzhao. Treat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y targeting the PI3K signaling pathway.
DOI: 10.1097/CM9.0000000000002195
2、 Xiaohong Liu , Wuxuan Mei, Pengfei Zhang , Changchun Zeng. PIK3CA mutation as an acquired resistance driver to EGFR-TK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https://doi.org/10.1016/j.phrs.2024.107123
3、 Langer, C. J. , Redman, M. W. , Wade, J. L. , Aggarwal, C. , Bradley, J. D. , Crawford, J. , Stella, P. J. , Knapp, M. H. , Miao, J. , Minichiello, K. , Herbst, R. S. , Kelly, K. , Gandara, D. R. & Papadimitrakopoulou, V. A. (2019).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14 (10), 1839-1846. doi: 10.1016/j.jtho.2019.05.029.
4、 A Randomized, Phase 2 Trial of Docetaxel with or without PX-866, an Irreversible Oral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Levy, Benjamin et al.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Volume 9, Issue 7, 1031 – 1035
5、 Daniel Shao-Weng Tan,et al. A phase Ib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study of a pan class I PI3K inhibitor buparlisib (BKM120) and gefitinib (gef) in EGFR TKI-resistant NSCLC.
https://doi.org/10.1200/jco.2013.31.15_suppl.8107
6、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study/NCT01487265?tab=results#results-overview
7、 Lara PN Jr, Longmate J, Mack PC, Kelly K, Socinski MA, Salgia R, Gitlitz B, Li T, Koczywas M, Reckamp KL, Gandara DR. Phase II Study of the AKT Inhibitor MK-2206 plus Er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ho Previously Progressed on Erlotinib. Clin Cancer Res. 2015 Oct 1;21(19):4321-6. doi: 10.1158/1078-0432.CCR-14-3281. Epub 2015 Jun 23. PMID: 26106072; PMCID: PMC4592395.
8、 Fang W, Huang Y, Gu W, Gan J, Wang W, Zhang S, Wang K, Zhan J, Yang Y, Huang Y, Zhao H, Zhang L. PI3K-AKT-mTOR pathway alterations in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after progression on EGFR-TKI and clinical response to EGFR-TKI plus everolimus combination therapy.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20 Aug;9(4):1258-1267. doi: 10.21037/tlcr-20-141. PMID: 32953503; PMCID: PMC7481581.
9、 Sameh Daher, et al. Driver mu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 (PIK3CA)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ttps://doi.org/10.1016/j.lungcan.2023.02.023
10、Nicholas C. Turner, Seock-Ah Im, et al. Inavolisib-Based Therapy in PIK3CA-Mutated Advanced Breast Cancer.
DOI: 10.1056/NEJMoa2404625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