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采取關稅反制行動以來,美國政客們的焦慮情緒愈發明顯。特朗普剛聲稱“沒人能戰勝美國”,副總統萬斯便公開表示“中國人不過是鄉下人”,這背后究竟藏著什么心思?
4月4日,在一場直播訪談中,美國副總統萬斯直言不諱:“我們從中國的‘鄉下人’那里借錢,再用這些錢去買他們的商品!這顯然不是經濟繁榮的正確方式。”作為國家領導人,他竟在公眾場合如此貶低一個國家,這不僅暴露了個人素養問題,更反映出美國當前的底氣不足。
近年來,美國政客慣用一套說辭:一邊高呼“抵制中國商品”,一邊卻期待民眾繼續為“中國制造”買單。去沃爾瑪隨便逛一圈就知道,貨架上八成的玩具、近一半的家電,標簽上都清晰標注著“中國制造”。這些商品價格實惠、質量可靠,早已融入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然而,那些站在講臺上的政客們卻振振有詞地宣揚“去中國化”,仿佛供應鏈可以一夜之間搬回美國似的。
現實卻遠比想象殘酷。如果美國真的徹底與“中國制造”決裂,物價會飆升到什么程度?玩具價格可能翻兩三倍,家電成本或許直接翻番,普通百姓首先就會不滿。別忘了,疫情期間,大部分口罩和防護服還得依賴中國供應。那時候,誰也沒嫌棄過“鄉下人”的產品不好,反而爭先恐后地搶購。如今風頭一過,就開始翻臉不認賬,典型的“吃著碗里的,罵著鍋里的”。
其實,萬斯稱中國人為“鄉下人”,或許是想找回一些心理優勢,但他顯然忘記了歷史的真相。過去四十年間,中國的發展堪稱世界奇跡。西方花費兩百年才完成工業化進程,而中國僅僅用了幾十年就實現了這一目標。這種成就并非空談,而是靠無數努力實干出來的。
回想當年,“洋貨”確實是稀罕之物。但時至今日,手機、電腦、服裝等各類商品,哪一樣不是由中國主導生產?就連美國人離不開的蘋果手機,也在中國完成組裝。中國今天的地位,絕非依靠他人施舍,而是通過自身奮斗一步步爭取來的。萬斯口中的“鄉下人”,早已不再是那個只會耕田種地的窮小子了。
當今世界早已不是某個國家能夠獨霸天下的時代,全球化經濟格局下,彼此早已深度融合,誰也無法脫離對方獨立存在。美國政客總想著憑借霸權壓制他人,但這招數的效果正逐漸減弱。中國多年來一直倡導合作共贏的理念,無論是“一帶一路”倡議還是其他國際合作項目,都在致力于幫助各國共同改善生活條件。老撾從內陸國轉型為交通節點,非洲修建起現代化鐵路,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相比之下,美國動輒制裁這個、打壓那個,搞得國際社會一片混亂,最終自己也沒撈到多少好處。國債越積越高,經濟越來越依賴借貸維持,這樣的發展模式能持續多久?萬斯罵中國“鄉下人”,很可能是為了轉移視線,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誰都無法蒙混過關。
萬斯的這番言論與其說是挑釁,不如說是美國政客集體焦慮的真實寫照。近年來,美國在全球舞臺上的霸主地位確實受到挑戰,而中國作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自然成為他們攻擊的目標。然而,他們一面離不開中國的資金和商品,一面又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只能靠幾句狠話來壯膽。
可惜的是,現實不會因為幾句大話而改變。中美之間的較量,歸根結底還是要看誰能真正提升自身實力,把日子過得更好。對此,您怎么看呢?
信息來源:格拉比新聞:《J.D. 萬斯:“我們從中國農民那里借錢來購買中國農民制造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