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是和大家說說玉米。
清明節后,玉米行情不錯,繼續上漲,并且又出現了山東、東北攜手齊漲的局面,市場也是一片喜洋洋。
不過我們昨天分析過,這波玉米的上漲顯然是情緒拉動得更多,而非供需。也有朋友質疑說,為啥你就這么執著看空玉米呢?
其實我不是看空,我也認為今年的玉米比去年強,這個咱們之前也多次分析過,無論是政策面,還是國際面,還是國內面,都支撐玉米上漲。
我們之前還專門分析過玉米為啥要漲?
為什么說玉米必然要漲?3大原因,想不漲都難!
但這并不代表我認為玉米是一直上漲的狀態,相反,玉米的上漲是緩慢的,反復的,在震蕩中上漲。
為什么我們認為現在玉米漲得就不真實呢?
還是上面那句話,因為現在這個時間不太對。
現在是什么時候?
一是政策增儲逐漸退出,輪換拍賣逐漸增加。
二是基層余糧減少,糧權轉移到貿易主體手中,供需博弈拉開。
三是小麥即將收獲上市,玉米既面臨騰倉,也面臨替代。
四是需求淡季,豬價下跌,補欄謹慎,飼料需求不旺,企業多以觀望為主,采購并不積極。
所以怎么看,在供需面上玉米都沒有太大的支撐,但是玉米不會大跌,這個咱們之前也說過,因為玉米的底部是基本清晰的。
但是目前也不具備大漲的條件,所以我們認為,這更多是一個震蕩時期,且震蕩會非常頻繁。
但是玉米確實漲了,那么我們就要分析下,供需面都不支撐上漲的情況下,玉米為啥漲了?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情緒,或者確切地說,是情緒對消息面的反的結果。
這個消息還是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以及中國的對等反制。
這個事件之所以影響較大,主要是美國的這招確實超出了市場的預料。
雖然市場也預料到美國會打關稅戰這張牌,但是如此層層加碼升級,且幅度之大,是市場沒想到的。
而且呢,也不光是針對中國一家,而是在全球范圍內都打出了這張牌。
美國這么一扔牌以后,國際市場肯定要被擾動,因為都對未來的行情不確定嘛,這就好比是當初俄烏沖突一爆發,小麥率先恐慌大漲一個道理。
當然這和俄烏也不一樣,因為俄烏的小麥出口在全球占比極高,依賴于俄烏小麥的國家眾多,所以小麥的這陣風確實刮了許久。
但是玉米不太一樣。
首先說,美玉米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在下降。
之前一直穩居榜首,但現在巴西追上來了,而且美玉米有一個出口大戶——墨西哥,是不受這個關稅影響的,也就是說美玉米出口到墨西哥依然是零關稅。
而其他國家呢,對美玉米的依賴沒那么高,所以即便也實施反制,也可以尋找到合適的替代,比如巴西玉米。
當然,這也可能會導致巴西玉米價格上漲,從而推高進口成本。
但是對中國來說,這個影響也不大。
雖然我們現在的進口玉米主要來自于巴西和烏克蘭,但是總量已經在明顯下降了。
所以單說因為對等反制使得進口玉米成本上漲,從而拉動國內玉米大漲,這個理由就不夠堅挺。
玉米之所以上漲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豆粕反應很大,從而帶動了玉米的市場情緒。
但我們昨天也分析過,玉米和豆粕雖然都是飼料之王,但是二者的邏輯并不一樣。
豆粕主要依賴于進口大豆,所以國際市場的一舉一動對豆粕影響都很大,但是豆粕一漲,也會拉動玉米市場的情緒,所以玉米的情緒就這么起來了。
而我們需要關心的,不是玉米是真漲還是假漲,而要關心的是,玉米的“頂”會不會因此而被拉升?
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第一,玉米遠強近弱十分明顯。
雖然我們認為近期玉米不具備持續上漲的動力,但是認為遠期玉米是有這個動力的。
原因就是進口玉米減少以后,需求回歸國內市場,而再加上減少減質等諸多因素,使得玉米供需逐漸偏緊。
而到三季度也正是生豬養殖開始走強的時候,所以需求端拉漲,供需端吃緊,玉米是有這個機會的。
第二,貿易戰會不會再升級不確定,但市場的心會一直提著。
實質的影響和情緒上的影響有時候是兩回事,但不可否認的是,情緒會放大階段性行情。
現在剛4月上旬,貿易戰就已經搞得全球市場雞飛狗跳的了,后續還有什么更驚人的事件不知道,但是市場的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了,處于一種隨時備戰的狀態。
在這樣的狀態下,對玉米的期待也必然升高。
所以我們認為,近期對玉米的持續支撐或許并不大,但是有利于遠期的行情升溫。
當然這是一種可能,還需進一步觀察。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