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早前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希望在上任后100天內訪華。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愿意同美國新政府一道,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保持溝通、加強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更大進展。
特朗普在沙特拉著俄、烏,進行美俄會談、美烏會談。特別是美俄會談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度還想前往附近探聽一番。沙特,成了俄、烏代表距離最近的地方。特朗普還宣布5月出訪沙特,其還稱,這是第二次入主白宮以來自己的首次外訪。這也讓特朗普團隊此前放出的4月可能出訪一些國家的消息被證偽。
美沙會晤(資料圖)
今年1月,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承諾投入6000億美元,擴大對美貿易和投資。特朗普指出,沙特官員已經同意“對美國公司……投入近萬億美元,這對我來說意味著就業機會”。他繼續補充道,美國公司將為沙特阿拉伯和中東其他地方制造設備,“為此,我認為首次訪問定在沙特是值得的”。報道稱,2017年,特朗普作為總統的首次出訪就選擇了前往沙特。他在自己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與利雅得建立了密切關系。作為其外交政策的一個主要目標,預計特朗普將推動沙特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常化。
除了兩國之間的經濟利益,特朗普將與沙特討論結束中東沖突和加強與海灣國家關系等問題。現階段,巴以沖突仍在繼續,美國又在也門開辟戰場,對胡塞武裝狂轟濫炸。而沙特作為地區大國,其實對特朗普的部分做法非常不滿。特朗普要加強美國與海灣國家的關系,自然要與沙特先搞好關系。此外,特朗普一直希望推動沙以關系正常化,但是巴以沖突之后,此事被擱置。所以條件允許的話,特朗普依然會推動沙以關系正常化。
沙特(資料圖)
不過,大部分觀點認為,此次特朗普訪問中東,在巴以問題上可能更多地還是和地區國家各說各話。美國很難通過一次訪問來逼迫阿拉伯國家放棄在巴以問題上長期堅持的原則立場。但同時,美國會采取更多威逼利誘的措施,要求阿拉伯國家妥協和讓步。這種強迫行為對于可持續地解決巴以問題,并不會帶來真正的益處,反而會導致一系列非傳統安全風險的增加。
特朗普的中東政策,歸根結底是“政商合一”的極致表達。外交是生意,總統是CEO,出訪是簽約。相比奧巴馬的“阿拉伯之春”幻想、拜登的“中東價值同盟”,特朗普更務實,也更冷血。他不需要民主制度的承諾,只需要合作伙伴的支票。這也為世界各國,尤其是資源型國家敲響一個現實的警鐘:在新一輪地緣博弈中,“意識形態”正在讓位于“合作效益”。他不僅在交易沙特,也在告知世界:美國的“舊外交”已經死了,活下來的,只剩生意。
此外,沙特這6000億美元最終是否能夠落實,還存在著很大的變數。在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的報道中,沒有一家媒體詳細提及這6000億美元資金將如何部署,也沒有提及這筆巨款有多少來自王室的“私人支出”,有多少來自沙特政府的公共支出。這樣一來,沙特阿拉伯在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一事上,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特朗普要想維持住這份交易,就必須與沙特阿拉伯長期保持良好關系,這對沙特阿拉伯而言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但對美國來說卻不一定。
白宮(資料圖)
由于美國在阿克薩洪水行動爆發之后,毫無底線地偏袒以色列,胡塞武裝便在伊朗的支持下屢次對以色列發動襲擊,此舉也為胡塞武裝贏得了不少的政治聲望。近日,美國對胡塞武裝接二連三的轟炸不僅沒有迫使胡塞武裝放下武器,反而使美國自己陷入了戰爭泥潭根本無法輕易脫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