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闊的田野上,浩蕩的海水里,潔白的風車筆直挺拔,三個像飛機機翼一樣的扇葉悠閑地轉動。這慢悠悠的速度卻能為整個地區供電,它是怎么實現的呢?
風力發電機的原理
以水平軸式三葉片風輪為例。
風車前端的三個大型葉片受風力作用開始轉動,帶動輪轂連著主軸,將扭矩傳給齒輪箱,大齒輪緩慢轉動,又帶動小齒輪快速轉動,產生增速作用,小齒輪驅動發電機中的轉子在一個線圈內旋轉而切割磁感線,根據電磁感應原理產生了電流。
電流通過電機塔內的電纜進行傳輸,并導入底部的變壓器,電流又被轉換為較高的電壓,可以進行較長路途的傳輸。為了日常用電,再被降壓為較低的電壓,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葉片的旋轉速度與電量沒有直接關系。
葉片為何轉得慢
因為葉片的重量較大,根據公式可以得到結論:如果轉速不變,扭矩越大,功率則越高。
以常見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為例,葉片越長,旋轉的扭矩就越大。葉片的寬度則關系到橫掃的空氣面積,寬度越大,對風能的利用率越高。用1.5兆瓦風機來舉例,葉片長達60米,葉片的重量約6噸,每分鐘大約轉18圈,其重量是0.75兆瓦風機葉片的1.8倍,轉速只有3/4那么多。
為何不采用小葉片
一、轉速快了,利用率就低了
如果把葉片做得小巧些,迎風面積減少了,轉速雖然快,但是利用率低,產生的電量自然就少了。如果增加小風機的數量來增加電量,成本就變高了。但風機也不能設計地太大,于是經過科學測算,就有了現在所用大小的風機。
二、葉片轉速過快會損傷風機
風速大,葉片轉地快,發電量產生的也就越多。但是葉片重量較大,高速運轉會產生一股強大的離心力,長時間的高速度離心運動會磨損葉片,速度太快還會導致葉片產生慣性,讓發電機失去平衡。轉速過快,風力發電機的支撐柱可能會斷開,甚至可能會出現葉片折斷、機艙過熱著火等情況,大大增加了維修費用。如果配件從高空墜落,還會造成人員傷亡。
用兩輛同樣品牌性能的汽車來解釋說明磨損原理:一輛時速30/km的車和一輛時速160/km的車,遇到緊急停車時,時速快的車子容易偏移,就會較大地磨損剎車片。因此葉片轉動慢,可以保護風機,使其保持長期且穩定的速度運轉。并且在遇到強勁風流的時候,內部就會開啟保護模式,停止工作,終止發電。
三、轉速過大會影響風能利用率
風機的轉速如果為零,肯定無法把風能轉化為電能。設想一下,如果轉速變得無限大時,葉片飛速轉動就會形成一個圓形的板面從而將迎面的風擋住,導致無法利用風能。只有風機葉片保持最佳轉速時,風能利用率最高,當轉速超過限定值時,電子控制器就出現干擾,頭部的制動器強行阻止葉片轉動。因此每個款式的風機都有最大轉速,一旦發現風速過快,就會有控制系統停止風機工作。
四、低速轉動可轉化成高速
風機的葉片隨風轉動時,會帶動內部的大齒輪一起轉動,大齒輪帶動小齒輪,使小齒輪轉動速度變快,就像一個變速箱。我們從外部看,覺得葉片轉動速度很慢,但實際上在機艙內部,由變速箱拉著發電機快速旋轉。在風力的作用下,葉片每分鐘不超過30轉,但在增速機的運作下,發電機的齒輪可以達到每分鐘1,500轉,大約提高了50倍。所以有了變速箱,葉片轉速再慢,也能保證電機正常運行。
風機葉片轉動一圈,能發多少電
2023年研制的18兆瓦風機液輪直徑達到了260米,掃風面積約5.3萬平方米,一臺機組每轉一圈就能夠產生44.8度電,每年可產出超過7,400萬度的電能,同時滿足4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因此風機遠遠看上去轉得緩慢,但實際上內部“快馬加鞭”、飛速運轉,制造出源源不斷的電量,輸出到周圍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總之,風資源是大自然饋贈的禮物,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風能發電相對于傳統發電模式更節約成本、綠色環保,非常值得我們推廣和使用。但是目前風機的調控和維護技術有待提高,人力成本較大。下一步我們要持續加強科技研發,通過人工智能改進發電機內部配件,隨時檢測風速和風機的狀態,調整方向和速度,發現故障與預測問題,優化運行,從而提高發電效率和經濟效益。
本文根據首屆“沈括杯”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獲獎作品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