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走深走實,全市各級婦聯組織積極行動,廣泛動員全市各級婦聯干部、婦聯執委、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巾幗志愿者、愛心人士等加入愛心媽媽關愛服務隊伍,為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供思想引領、學習幫助、心理支持、安全教育等精準關愛服務。全市涌現出了一大批熱心公益、樂于奉獻的愛心媽媽,她們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和愛的力量。今天,我們展播的是德陽經開區愛心媽媽楊濤的故事。
楊濤是一位在慈善公益路上走過了三十八個春夏秋冬的愛心企業家,也是一位能叫出名字的506位寒門學子的媽媽。她創業經商三十八年,堅持慈善公益三十八年,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大愛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熱心公益慈善,回報桑梓,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魅力風采,以汗水和智慧結出累累碩果,她是受資助孩子口中的“楊媽媽”,是受捐助孤寡老人眼里的“好閨女”,是受幫助殘障人士、生活困難、臨時求助者心中的“大好人”。三十多年來,公司累計捐款捐物救災救困超過2000萬元,以實際行動回報著社會、奉獻著大愛。
愛心綿延八方。楊濤從16歲輟學打工開始,就致力于幫助寒門學子,從最初的幾塊錢,到單次上百萬元,三十幾年的慈善公益足跡已是數不勝數了,她長期資助的孩子遍布德陽、重慶、貴州、武漢、西昌等四面八方。楊濤自己省吃簡用,卻總把孩子們是否有學費、是否有生活費記掛于心,希望她們安心讀書,不因錢耽誤學業。為了讓特殊家庭和山區的孩子們圓讀書夢,楊濤捐款捐物。2022年7月,德陽市第五中學學生小張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但爺爺奶奶年老多病,父親半身癱瘓,母親在茶樓當服務員,家庭月收入不足2000元,無法支撐他在大學期間的學費及生活費。楊濤得知情況后,立即將12800元愛心助學金送到張同學手中,鼓勵他努力學習為國增光,至今已連續3年,每年向他資助12800元學費及生活費,幫助他完成學業。小張在清華大學就學期間,為了表達對楊媽媽的感激之情和無私資助,用時一個學期創作了楊媽媽畫像。楊濤資助的大學生,像以上的案例,數不勝數……
懷抱驅散陰霾。母親的懷抱是每個孩子的溫柔港灣,可以驅散一切陰霾,撥開云霧,又現彩虹。除了物質上的幫助,楊濤還給予了孩子們更多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勵,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深切關心和殷殷期望,激發了他們面對未來、勇往直前的信心與決心。2024年六一兒童節,楊濤參加了德陽經開區婦聯開展的“愛心媽媽”培訓暨結對關愛活動,她主動結對了一名事實無人撫養的小李,楊濤像對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去關心關愛,經常了解他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還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吃住,給他物質上的幫助,鼓勵他要努力學習,孝敬長輩,與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們都被她的善舉牽引,努力學習,健康成長,全國競賽一等獎等捷報頻傳。
大愛托起明天。從事公益事業30多年來,楊濤逐漸感受到做公益事業的資金和精力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把這個平凡而偉大的事業持續做下去,她帶領團隊,打磨產品;她腳踏實地,堅定理想;她用行動和大愛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1年因新冠疫情的影響,楊濤的企業也舉步為艱,她就用自己買的商業保險金抵押貸款,繼續幫一直資助的寒門學子解決經濟困擾問題;把自己為女兒攢了十幾年讀大學的教育基金、女兒的壓歲錢都捐給了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度過難關。她走進學校,成為了黃河路小學的校外輔導員;為四川師范綿竹附中捐建“科技書吧”;獎補300名優秀教師,感恩她們為孩子們的努力付出;2023年,以旗下翼嘉酒業有限公司成立了關心下一代的專項基金,承諾“消費者每消費一碗碗碗酒,都會提出一筆錢作為慈善公益基金”;2024年,成立了德陽市天福青少年兒童關愛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五屆慈善公益活動,以被幫扶孩子的真情講述,感召更多企業家,更多愛心媽媽,伸出溫暖的臂膀,給孩子們更多溫情的擁抱。
創業經商為慈善,播撒大愛滿人間!楊濤的愛心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是真真切切的付出。她從16歲開始,付出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在慈善公益的道路上堅定地前行著,這條路上每一步都寫滿了艱辛,可她卻從未有過一絲退縮,只因心中裝著祖國的未來,念著民族的希望。她就像一位默默守護的天使,用那綿延38年的付出,淋漓盡致地詮釋著偉大母愛的深沉與寬廣,那是一種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大愛,在歲月里熠熠生輝。歷經38年的風風雨雨,楊濤用新時代偉大母愛所蘊含的力量,為社會貢獻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愛與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