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阜陽好人”王運清特地從合肥回到家鄉臨泉縣呂寨鎮,將剛剛獲得的1000元“好人獎金”全額捐贈給呂寨鎮助學項目,以實際行動踐行奉獻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板X不多,但能讓孩子們多買幾本書、添置一些學習用品?!蓖踹\清的話樸實如田間泥土。
這位有著55年黨齡的退休老干部平時生活簡樸,但只要家鄉有需要幫助的人和事,他卻毫不吝嗇。2016年,他主動拿出2萬元積蓄,幫助村里修水泥路,后來又經多方努力,爭取到20萬元項目資金,幫助村里將3座危橋整修一新;路平了、橋通了,王運清又拿出8萬元,在村文化廣場上建涼亭、配栽風景樹,提升村居環境;2024年6月,他又拿出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10萬元,作為呂寨鎮困難學子的助學基金……
王運清總說:“讀書不是為了逃離家鄉,而是為了帶著本事回來建設家鄉。是黨的教育培養,讓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總是想著自己還能為黨、為家鄉做點什么,能在培養下一代上為黨和政府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p>
代表座談會。
捐贈儀式后,王運清牽頭組織召開呂寨鎮書記、鎮長、宣傳委員與村書記代表座談會,圍繞家鄉發展與文化宣傳建言獻策。在高堰村委會議室內,王運清與參會人員深入交流。桌上攤開的手寫建議書,密密麻麻記錄著這位老黨員心系家鄉發展半生不改的初心。他結合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呂寨實際提出多項意見和建議:完善教育幫扶政策落實,設立專項獎學金激勵優秀學子;深挖呂寨紅色文化、農耕文化資源,結合旅法畫家呂霞光等名人事跡打造“呂寨故事”文旅IP;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延伸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打造本土特色品牌;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倡樹文明鄉風,弘揚社會正氣……銀發生輝顯擔當,一計一策總關情。這位老干部的諍言良策,飽含著對黨和家鄉事業的滿腔熱情。與會代表就王運清提出的意見建議展開熱烈討論,并表示將把寶貴意見轉為實際行動,以更扎實的工作作風、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呂寨鎮高質量發展。
“榮譽是家鄉賦予的,回饋是應盡之責。”王運清特別在倡議中呼吁建立“家鄉共建基金”,動員呂寨成功人士、企業家等通過資金支持、技術指導、宣傳推廣等方式參與家鄉建設,讓更多人看見呂寨的生態美、人文美,激活皖北鄉村振興新動能。
此次捐贈和座談會彰顯了新時代“銀發先鋒”的家國情懷,呂寨鎮將梳理形成“資源、需求、貢獻”三張清單,推動身邊“好人精神”“道德模范”轉化為發展實效,引導外出創業成功人士回家鄉、建家鄉,積極投入家鄉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風文明等各項事業中,為鄉村變美、產業變強、村民變富的鄉村振興出力添彩。(李倩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