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驛站”與社區合作,為居民提供服務。
在湖北宜昌市城區的一處熱鬧區域內,有一個極具特色的站點——“楓橋驛站”。它的誕生,得益于對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積極踐行,是宜昌城區煙草專賣局與果園路社區攜手合作的成果。雙方共同譜寫了一曲關于基層治理的美妙樂章,共同構建起基層治理的和諧秩序。
黨建為魂,創新基層治理新模式
“楓橋驛站”與社區合作,為居民提供服務。
“咱這‘社企商’聯盟可是個好東西,大家齊心協力,準能把社區建設得更好!”在果園路社區的一場討論會上,宜昌城區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滿臉笑容地說道。以前,社區治理總是各管各的,力量有點分散。現在好了,大家想出了“多元共治”的好辦法,構建起“大工委”共駐共建機制。黨組書記擔任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的兼職委員,一線業務骨干到社區居委會當主任助理,支部黨員更是和社區的困難群眾結成了幫扶對子。為了給“楓橋驛站”注入動力,城區煙草局通過資金支持幫助社區改善基礎設施,完善驛站功能場景,活動室也變得寬敞明亮了。
“咱們要依靠群眾,就地解決大家的問題!”城區煙草局的黨員們積極下沉到社區,帶頭參加志愿服務,調解矛盾糾紛。鄰里之間有點小摩擦,黨員們總是第一時間出現。積極參與“楓橋”議事,與社區干部、居民代表及商戶代表共商治理新篇章。通過扎實做好加強社會管理、區域卷煙市場管理基礎工作,達到順民意、暖民心的實際效果。在“楓橋驛站”建成后,果園路社區的訴訟案件同比下降了約20%,“化早化小、閉環化解”可不是空話!
法治為盾,構建和諧共治新格局
“楓橋驛站”與社區合作,為居民提供服務。
“李大爺,您提出的維修基金的問題,現在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來規范,我們請律師給您詳細講講。”城區煙草局的志愿者們耐心地向居民解釋著。為了讓法治真正走進居民心里,城區煙草局充分發揮自身的法律資源優勢,構建了“社區問題征集、律師專業解答”的互動模式,把法律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律師在社區里擺上了咨詢臺,居民們紛紛圍了過來。“張律師,我家的房子漏水了,該找誰負責啊?”王大哥焦急地問道。“您別著急,根據法律規定,這種情況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張律師一邊解答,一邊寫下了相關的法律依據。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次,律師和社區干部一起為居民們答疑解惑,累計解答各類法律疑問10余次,成功化解了不少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題。
不僅如此,城區局(營銷部)還開展了“‘法’進社區‘典’亮生活”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活動。“大家看,這本小冊子里面有很多實用的法律知識,大家拿回去好好看看,以后遇到問題就知道該怎么辦了!”工作人員一邊發放普法小冊子,一邊宣傳著。“這下我可知道維權該咋弄了,以后可不怕被欺負啦!”一位居民拿著小冊子,開心地說道。這些活動就像一場及時雨,讓居民們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大大提升,為基層治理筑牢了安全防線。
文化為脈,打造文明和諧新社區
“楓橋驛站”秉持“文化為民、藝術惠民”理念,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治理有機結合。城區局(營銷部)聯合社區組織多場武術表演、詩歌朗誦等文化活動,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參與居民超500人次。“咱們的‘楓橋驛站’就是得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治理結合起來,讓大家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社區的溫暖!”一位社區干部興奮地說道。文化活動使居民的歸屬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為構建文明和諧社區注入了持久動力。
“楓橋驛站”大力倡導志愿服務精神,建立年度優秀志愿者評選機制。在2024年度評選中,城區局兩名志愿者榮獲表彰。“楓橋經驗”不僅是治理智慧,更是一種精神傳承。政府、企業、社區、零售戶同臺同心,形成攻堅合力,既減輕了社區治理負擔,又優化了零售戶經營環境。全區聯動、同頻共振,有力推動了全區治理效能的提升。
黨建引領、法治服務、文化融合三位一體,既穩固了基層陣地,又激發了治理活力,形成了“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為打造平安、幸福、充滿活力的社區提供了堅實保障。城區煙草局將繼續為“楓橋驛站”添磚加瓦,不斷提升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努力讓這張基層治理的亮麗名片更加奪目,讓更多群眾收獲滿滿的溫暖與幸福!(圖/文 朱力、張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