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時期,總是不缺乏傳奇人物,他們生于動蕩時期,但他們卻不甘于平凡,而是勇于站出來和黑暗做斗爭,救無數人于水深火熱之中。
日寇全面侵華期間,一位國軍少將被“大漢奸”李士群抓住,然而他一點都不害怕,讓妻子馬景星去找潘漢年,潘漢年得知情況后,讓他去日本駐滬總領事館找副總領事巖井英一。
日本人得知這件事情,直接到李士群的住所要人,李士群得知日本人要求他放人后,只能十分無奈的將這位軍統(tǒng)少將禮送出境。
那位這位國軍少將是誰?為什么潘漢年會讓這位國軍少將的妻子馬景星去找日本駐滬總領事館找副總領事巖井英一,巖景英一又和這位國軍少將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來要人,今天來聊下這個事情。
這位國軍少將便是我黨歷史上著名的五重特工—袁殊,被譽為“東方佐爾格”。
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的一個沒落的官宦家庭,早些年被父親送到上海讀書,在這里接觸到革命思想,隨后參加革命活動,在這期間他在胡抱一的介紹下加入了國民黨。
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后,袁殊被老蔣清黨,隨后返回上海,之后奔赴日本東京留學,專修新聞學,在這期間接觸到了一些新思想。
隨后提交了入黨申請后,1931年經由潘漢年介紹成為了一名黨員,之后接受潘漢年領導,開始從事情報工作。
次年,袁殊經由表兄賈伯濤(黃埔一期生)的介紹,成功打入中統(tǒng),那時候他才21歲,對外身份是新聲通訊社記者。
九一八事變后,全國上下反日情緒高漲,所以每次上海領事館召開記者發(fā)布會,也沒幾個記者參加,然而這時候國共雙方和新聞界都需要了解日方信息,所以袁殊在組織的要求下參加日方記者招待會,并引起日本方面注意。
隨后,袁殊帶了一本日文雜志前去參加上海領事館召開記者發(fā)布會,抵達上海領事館召開記者發(fā)布會,袁殊隨意的翻閱,讓負責招待記者的日本隨員朝比索太郎果然上鉤了,他跑過來用中文向袁殊借閱雜志并問是否懂日語,袁殊則引而不發(fā)笑而不答。
朝比索和另一個日本隨員巖井英一交換了一下眼色,巖井英一走上前來突然用日語說,“原來你懂日文啊?”
袁殊還是笑笑不作聲,巖井英一接著說:“了不起!中國懂日文的記者很少見。”
袁殊下次再去日本領事館時,巖井英一便主動前來攀談,邀請袁殊去日本館子吃日本菜。
巖井英一,之所以會主動和袁殊接觸,主要就是巖井英一十分需要一位會講日語的中國人,幫自己鞏固地位,擴大自己的情報范圍。
在和袁殊交往半年后,巖井英一突然提出:“袁先生和我交往許久了,對我們幫助很大,今后我要提供一點交際費,每月200元怎么樣?”
巖井英一的話,看似簡單客氣,實際上是希望將袁殊聘請我為日本領事館的情報員。
由于事情十分突然,這讓袁殊沒時間請示上級,于是他主動答應了巖井英一的要求,成為日本領事館的情報員。
隨后他將這件事情匯報給上級部門,獲得了潘漢年的批準:“這正是我們需要的情報通道!”就這樣袁殊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日方的信任,在這之后,袁殊憑借自己和日本方面的關系,多住為我黨提供了不少重要情報。
期間,袁殊借助跟日本方面的關系,到日本二次留學,在這期間他認識了郭沫若,從日本回國后,袁殊恢復了和潘漢年的聯(lián)系,繼續(xù)對我黨的情報工作奮斗。
回國后不久,袁殊家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這人便是戴笠,當見到戴笠那一刻,袁殊十分吃驚:“戴先生親自光臨敝舍真是沒有想到,請里邊談,請里邊談。”
戴笠沒有立即回答,他派頭十足地打量了那座小樓一番后說:“你過的生活蠻不錯嘛,今天我沒空,明天早上9點你來找我。”
隨后,袁殊將這件事情匯報給潘漢年,潘漢年覺得這是打入軍統(tǒng)內部好機會,于是讓袁殊答應戴笠要求,為軍統(tǒng)做事情。
接著,袁殊按照戴笠要求來到了約點好的地方,等待了一會兒,等待戴笠忙完事情后,戴笠接見了袁殊,直接明了得詢問袁殊:“你現(xiàn)在靠什么生活?”
袁殊回復戴笠:“我表面上過得可以,其實是靠老婆生活。”
戴笠見狀也沒多說,直接開口說道:“那你就給我做事,一個月300元夠不夠?”
袁殊沒有停頓,馬上帶著疑慮問道“一個月300元很夠了,不知戴先生要我做什么事?”
戴笠也沒有過多解釋,直接說出了他讓袁殊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現(xiàn)在是抗戰(zhàn)時期,留日學生不做抗日工作做什么?”
隨后,簡單交代了任務:收集日本方面的情報,將來時局無論怎樣變化都要袁殊堅持留在上海,他的一切行動由周道三指揮。
接著,便結束了兩人的會談,去忙其他事情。
就這樣,袁殊一下子成為了軍統(tǒng)上海區(qū)國際情報組的少將組長,期間他憑借這個身份,多次向延安傳遞重要情報。
在這之后,袁殊被安排到上海編譯社工作,他開始利用職業(yè)文化人的身份開展情報工作,在這期間他憑借自己和日本共同社記者山上正義和村上謙的關系,弄到了不少日方新聞,而他這是第一時間將相關情報傳給潘漢年,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走出屬于自己的貢獻。
“八一三”抗戰(zhàn)期間,袁殊化妝為日本學生偵查日軍情況,提供了不少重要情報,接著他又以軍統(tǒng)少將的名義,除掉了幾次漢奸,同時火燒了日寇海軍在上海的軍火倉庫,為此軍統(tǒng)給袁殊獎勵30萬大洋,而他只留下1萬,其他都交出去論功行賞。
在這之后,巖井英一回到上海,他又為了日本特務機關“特別調查班”工作,深受巖井英一信任,由于他潛伏有功,戴笠將他視為軍統(tǒng)骨干,讓他奔赴香港開會,并在這里他和潘漢年進行了見面,告知了上海的各種情況。
回到上海后,袁殊一方面和巖井英一保持聯(lián)系,還積極籌備干掉大漢奸李士群的計劃,他的計劃是炸掉76號總部,然而,在他還實行計劃的時候,軍統(tǒng)上海區(qū)區(qū)長王天木等人被捕叛變導致計劃泄露,袁殊也被李士群在“特工總部”逮捕。
袁殊被抓后,汪偽內部爆發(fā)了激烈的爭吵,丁默邨要求處決袁殊,然而李士群卻不同意,因為袁殊和日本方面關系不錯,他很擔心袁殊的朋友會幫忙,到時候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覺得可以通過抓捕袁殊打擊抗日力量提高自己在汪偽和日寇方面的地位,周佛海于是留下袁殊,讓李士群前去審訊袁殊,希望拉攏這位人才。
袁殊被抓到76號后,被帶到了一處淋濕改成審訊廳的會客廳內,在這里李士群以十分嚴厲地語氣說:“你的事我們都知道了,擺在你面前的路只有兩條,要么與我們合作,要么就地打死你。”
袁殊在看到李士群既然拿日本嚇唬自己,袁殊一點都不害怕,因為他在共產黨、中統(tǒng)、日本人、軍統(tǒng)、杜月笙那都有身份,所以壓根不怕李士群的威脅
:“李士群,你有本事殺了我,看看我死后,日本人和杜月笙會不會找你麻煩?”
李士群自然知道袁殊和日本人的關系,也沒多說什么。
袁殊接著說:“我一要洗澡吃酒,二要從家中取換洗衣服,三要老吳(李士群手下的吳李寶)把我的汽車開來,”
李士群一時間也摸不清楚袁殊要干什么,于是答應了袁殊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李士群的妻子來到袁殊家拿衣服,在這個過程中,將袁殊被李士群抓捕的消息告訴了馬景星。
馬景星得知情況后,先是探視了袁殊,然后袁殊告訴她,讓她去找潘漢年。
隨后,馬景星通過特殊手段聯(lián)系到潘漢年,接著將袁殊的情況告訴潘漢年,潘漢年給了她一個電話,同時告訴了她這是日本人巖井英一的電話,巖井英一只要這個袁殊被捕,肯定會去救他。
接著,馬景星給巖井英一去了電話,巖井英一得知情況后,直接給李士群去了電話,將他狠狠訓斥一頓,李士群在看到巖井英一如此重視袁殊,也不敢多說什么,直接下放掉袁殊。
不久后,李士群在參加了日本方面一場聚會,在吃了日方提供的牛肉餅后,不久后中毒身亡。
在這好走,袁殊繼續(xù)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提前日軍遠東慕尼黑陰謀,讓我方第一時間揭露了英美對日寇的日綏靖政策,接著他又利用反日機會,分析出"南進"戰(zhàn)略,為根據地調整防御爭取時間,同時又依靠日方的經費20萬元,逆向輸送支援新四軍,他還憑借"巖井公館"外圍組織,培養(yǎng)情報新生力量。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袁殊利用自己在軍統(tǒng)的身份,為上海做了一些友誼工作,然而這時候軍統(tǒng)將工作重點,從重慶轉移到上海,袁殊有了暴露的可能性,隨后他在地下交通員護回到解放區(qū)。
這時候,軍統(tǒng)才發(fā)現(xiàn)了他的身份,毛人鳳暴怒:"懸賞10萬大洋取他人頭!"對他進行了全國通緝,之后袁殊來到延安,后印起特殊身份,組織建議他改名為“曾達齋”,定級為旅級。
在這之后,袁殊重新辦理了入黨手續(xù),并轉入李克農情報部門工作,負責美日情報研究。
1955年,潘漢年蒙冤入獄后,袁殊因為與潘漢年牽連頗深,所以也鋃鐺入獄,開始了他27年的牢獄之災。
1982年8月2日,潘漢年被平反,1987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
袁殊是《偽裝者》中明樓的原型,《隱形守護者》中肖途的原型,《記憶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