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王應貴
編 輯丨李瑩亮 黎雨桐
4月7日,美股三大指數期貨再度全線暴跌。截至當日16時30分左右,美股盤前三大期指大跌。
科技七巨頭盤前悉數下跌,特斯拉重挫9.9%,英偉達跌7.8%,臉書跌5.9%,蘋果跌5.0%,微軟跌4.4%,谷歌跌4.4%,亞馬遜跌5.6%。
多家機構預測,目前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升至60%。
高盛分析師下調美國GDP增長率
據券商中國報道,當地時間4月6日,高盛分析師Jan Hatzius、David Mericle等在其發布的題為《美國經濟:衰退倒計時》的報告中,將美國2025年四季度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1.0%下調至僅0.5%,將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從此前的35%大幅提升至45%。
而就在上周一,高盛才剛剛將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從此前的20%大幅提升至35%。
報告稱,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導致金融條件出現急劇收緊,對美國經濟增長構成了下行壓力。
高盛在報告中還指出了另外兩大拖累美國經濟的因素:
其一,海外消費者對美國商品和旅游的抵制情緒正在升溫。報告分析顯示,外國赴美旅游人數在關稅消息后銳減,這種消費者抵制不僅影響旅游業,還波及食品、飲料、乘用車和其他消費品出口,預計將在2025年對美國GDP增長造成額外的0.1至0.2個百分點的拖累。這一影響此前并未完全納入高盛的預測模型中。
其二,政策不確定性已飆升至遠超上次貿易戰期間的水平。當前的政策不確定性波及范圍更廣,影響的美國公司數量遠超以往,且不僅僅局限于關稅,還可能涉及財政和移民等其他政策領域。
這種高度不確定性將對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產生顯著的負面沖擊,高盛預計,未來一年資本支出增長可能因此減少約5個百分點,導致其增長近乎停滯,并可能波及招聘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下調后的基準預測(0.5%的GDP增長、45%的衰退概率)仍然建立在一個關鍵假設之上:即美國最終的有效關稅稅率總計上升15個百分點。
要實現這一關鍵假設,需要對原定于4月9日生效的大部分“對等關稅”進行“大幅削減”。
報告警告稱,如果白宮確實在4月9日實施大部分或全部擬議的關稅措施,考慮到后續可能出臺的行業性關稅,即使未來和一些國家達成特定的協議,美國的有效關稅稅率也可能最終攀升約20個百分點。
高盛表示,若此情景發生,他們預計會將基準預測調整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最先倒下的可能是美國自己
私營部門國內總投資是美國經濟支柱之一,然而去年下半年增長勢頭下滑,第三季度為0.16%,第四季度降至-1.3%,今年第一季度大概率會持續下滑。從企業融資角度看,第一季度股票融資額為566億美元,幾乎與去年同期的569億美元持平;1—2月,公司債券融資額為4035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659億美元。新關稅政策打亂了美國企業投資規劃,讓企業對未來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與無助。
股票市場全面下跌嚴重挫傷了企業投資積極性,同時拉高了融資成本。按行業股票指數計,表現最差的行業是信息技術、消費任選品(消費降級)、通訊、工業,表現較好的是消費必選品、公用事業、醫療、房地產。此前火爆異常的信息技術和通訊行業如今卻黯然失色,投資者獲利退場情有可原。
科技七巨頭的表現更是股票市場的晴雨表。今年以來,特斯拉、英偉達、蘋果公司、谷歌、亞馬遜股票分別下跌了40.71%、29.77%、24.69%、22.33%、22.06%,微軟和META(臉書)跌了14.46%、13.72%。受新關稅政策的重大沖擊,上周四、周五兩個交易日,按調整后的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特斯拉、英偉達、META、亞馬遜分別跌15.86%、15.32%、14.59%、13.56%、12.76%,谷歌和微軟分別跌7%和5.84%。如果科技巨頭壓縮投資,AI狂熱會迅速降溫,會進一步沖擊私營部門投資。
如果企業投資繼續萎縮,遲早會影響到就業市場,最終將經濟推向衰退泥潭。美國政府部分高官、國會議員、公司高管就非常憂慮新關稅政策所產生的負面沖擊,因為這種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必然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報復性關稅必然拉高美國以及全世界的生產與消費成本,再次讓通貨膨脹死灰復燃。美聯儲所關注的核心通貨膨脹指數(PCE)由1月份的2.7%上升至2月的2.8%,這已讓美聯儲緊張起來了,意味著美聯儲控制通脹的任務會更加艱巨。
稅率計算盡顯荒唐
美國政府的對等關稅表甫一公布就遭到財經記者的質疑,他們打電話求證也沒得到權威解釋。事實上,所謂“對等關稅”表與關稅毫無關系,可謂牛頭不對馬嘴。海關稅率應該是國家或地區向進口產品征收的稅率,按貨物價值計算,而非按逆差與進口總額計算。如表2,美國政府基于2024年從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進口總額和逆差計算出所謂的“對等關稅”,然后毫無區別地強加給主要貿易伙伴。表中所列的國家中,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柬埔寨等國家本可享受優惠海關稅率,如今卻要承受如此高的關稅,美國政府此番操作實在是毫無道德底線。
美國政府不僅用荒謬的方式計算所謂“對等關稅”,還只考慮了商品貿易,卻沒考慮服務貿易順差。國際貿易包括商品和服務貿易,只考慮商品貿易顯然不符合經濟現實和通行的國際貿易統計準則。
此外,美國新征關稅帶有明顯的歧視性,對有些國家僅征收10%的關稅,如英國、巴西、新加坡、智利、澳大利亞、土耳其、哥倫比亞、秘魯、哥斯達黎加、多米尼加、新西蘭、阿聯酋、阿根廷、厄瓜多爾、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埃及、沙特阿拉伯、圣薩爾瓦多、摩洛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但對大多數亞洲國家或地區和歐盟課以重稅。如果不考慮美國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順差,2024年美國貿易總赤字為1.42萬億美元,而東亞占了其中的35.48%,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或地區合占55.66%。特朗普政府想利用關稅政策拉攏拉美和中東,懲罰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打擊歐盟國家。
美國新關稅的計算方法至少表明政府機構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低下,或者屈服于權威意志,其結果盡顯荒唐。可見,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肆意侵犯各國正當權益,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為了一己私利無所不用其極,將美國經濟押注在關稅上終將反噬自身。經過數十年發展,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世界貿易發展、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美國因此而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如此大規模的關稅風暴不僅傷害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必定重創美國經濟。
美國經濟衰退或提前來臨
上周五,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沒有選擇馬上“救火”,加劇了市場恐慌情緒。他在講話中表示,新關稅率高于預期,也高于所有的預測,可能會引起高通脹和低增長,認為“我們面臨著失業和通脹風險增大的極不確定的經濟前景”,美聯儲只能等待新的數據,當事情明了后再做決定,重申美聯儲職責就是保持長期通脹預期穩定,防止一次性物價水平上升成為長期通脹問題。目前,美國通脹抬升已現苗頭,未來走勢大概率會惡化,在降息問題上美聯儲態度相當謹慎。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4%,與美聯儲降息的實際效果異跌19.28%同工。
美國聯邦政府總負債已達到36.69萬億美元,誰當家都會犯難,但是通過關稅實施極限施壓、重振經濟的國家競爭戰略注定會失敗,因為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開放、包容、普惠、均衡是歷史潮流。從最近幾天的報道看,美國國內發生了千起抗議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游行。從民意調查看,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總統新政的認可度直線下降,金融市場對特朗普的熱情現已轉為悲觀失望。如此下去,共和黨的政治資本會被一點點消耗,共和黨議員們不得不擔心明年中期選舉結果。
本周開始,美國上市公司將陸續公布第一季度業績,商業銀行率先打頭陣,投資者會更加清楚理解到微觀企業經營狀況,推測經濟衰退何時到來。而投資者目光也開始轉向各國貿易反制措施,特別是評估新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沖擊程度以及持續時間。金融市場將會仔細研讀美國勞工部本周四公布的消費價格指數,觀察特朗普新政對物價的影響。
部分內容來自 券商中國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黃嘉瑩
21君薦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