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小微企業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其健康發展直接關乎宏觀經濟韌性與市場活力。自去年10月,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以來,小微企業融資“梗阻”得以進一步打通。
在此過程中,國有大行積極發揮引領作用和“頭雁”效應。交通銀行深入推進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制定專項行動方案,總、分、轄、支四級工作專班高效協同運轉,聚焦外貿、民營和科創等領域,暢通信息和融資渠道,創新探索更多適合小微企業的產品及模式,讓金融“活水”精準高效滴灌小微企業,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關鍵詞:產品創新“外貿貸”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在浙江這片民營經濟的沃土之上,小微外貿企業眾多,不少企業面臨著資金需求季節波動大、缺乏抵押物的情況。
為了解決以上痛點,交通銀行結合外貿企業特點,以外匯管理局、海關及稅務局等政府平臺為依托,運用數據分析技術,創新推出“外貿貸”線上純信用貸款產品,最高可授予客戶300萬元的純信用額度,線上操作、隨借隨還,為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增添動力。
“申請方便、審批快,用款的時候還能實現資金秒到賬,在公司發展的關鍵時期提供了滿滿的動力。”紹興市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在使用“外貿貸”后由衷地感慨。此前,交通銀行紹興文錦支行客戶經理在“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中獲悉該企業需求,依據客戶真實貿易數據,順利為其發放了300萬元信用類貸款。
關鍵詞:精準滴灌加快推動全周期服務直達科技型小微企業
受限于信用積累不足及有效抵押資產匱乏的雙重制約,輕資產運營的初創型小微企業在尋求融資時往往被“拒之門外”。為了打通小微企業融資堵點、卡點,交通銀行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依托數字技術與數據要素的雙輪驅動,精心打造了“科創易貸”線上產品體系。該體系全面覆蓋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科技型小微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針對各階段企業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確保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有需求的企業。
“初創企業也能獲得銀行貸款,過去不敢想象。”上海一家科技型小微企業負責人談到交通銀行數字賦能金融服務,連連點贊。
這家由同濟大學畢業生創立的科技企業,因營收少、無抵押一度融資無門。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通過“交銀人才貸”,以管理團隊學歷履歷背景和企業技術潛力為評估依據,匹配法人版人才貸產品,為企業提供100萬元授信額度。隨著公司規模擴大,作為唯一授信行,分行又將企業授信額度提升至265萬元,助力企業進一步發展。
據了解,針對科技型小微企業,交行依托“主動授信”服務模式,通過與內外部數據源合作,運用大數據、隱私計算、數據沙箱等技術,事先為企業核算出預授信額度,幫助客戶經理精準判斷目標客戶,從而使得銀行服務模式由過去“撒網式”轉變為“精確制導”。
關鍵詞:多元聯動政銀聯動破難題助企業擴產升級
為了充分運用好政府各項支持小微企業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性和可獲得性,交通銀行積極聯動各方優勢力量及資源,為更多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
鞍山市一家東北地區輕鋼龍骨行業龍頭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時遭遇流動資金短缺,且因廠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導致抵押受阻。交通銀行遼寧鞍山分行在“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中了解到這一情況,經與多方探討后,創新采用“執法意見函+容缺受理”模式,開辟綠色通道,5日內便完成產權確權并為企業發放690萬元貸款。“交通銀行不僅放款快,更幫我們打通了十年未解的產權堵點,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該企業負責人感嘆道。這一“政銀協同+制度突破”的范例,為金融機構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助力遼寧“智造強省”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以來,交通銀行堅持靶向發力、精準滴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加強創新產品推廣,持續助力小微企業防風險、降成本、增活力。截至2025年3月末,共走訪企業近27萬戶,累計授信金額超6000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