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世紀壇醫院老年醫學科ICU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時速。醫護團隊憑借精湛的醫術、高效的配合、堅定的信念,成功將一名老年危重多臟器功能衰竭患者從死亡線上救回,又一次創造了生命奇跡!此次救治不僅彰顯了我院卓越的急危重癥綜合救治水平和多學科緊密協同、高效聯動的強大合力,更深刻詮釋了醫者仁心與無私奉獻的崇高使命。
命懸一線 危在旦夕
患者是一位71歲老年女性,患有冠心病、心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高血壓、貧血、高脂血癥、下肢肌間靜脈血栓等多種嚴重基礎疾病。三個月前,她的前冠狀動脈植入了兩枚支架,因尿毒癥目前每周需三次規律血液透析治療。
此前患者剛因膿毒癥住院治療,出院當天晚上患者突發胸悶、憋氣、喘息,由120送至我院急診科,轉至老年醫學科ICU病區時患者呼吸窘迫,面色青紫,意識不清,生命體征極不平穩,心電監測示經皮血氧飽和度波動在20%-64%左右,心率波動在110-120次/分,呼吸次數波動 在30-40次/ 分,血壓升高至 185/85mmHg 左右,APACHE-Ⅱ評分 30分,情況十分危急。
爭分奪秒 生死時速
時間就是生命,在任利輝主任帶領下,ICU醫護團隊迅速響應,麻醉科、超聲科等科室爭分奪秒配合搶救,立即給予開放氣道,床旁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吸痰,深靜脈穿刺開放“生命通路”,高級生命支持。
超聲科劉勇主任親自到床旁完善心臟超聲,結果提示左房大,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二尖瓣下腱索新生物,雙肺水多。多項實驗室檢查指標均提示,患者存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同時合并嚴重感染。張京慧副主任醫師決定采取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以應對患者復雜且危重的病情,考慮到患者存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疾病,血栓加重風險極高, CRRT的抗凝方式選擇肝素全身抗凝,需要醫護團隊共同配合,嚴密監測凝血、血氣分析等指標,動態監測調整治療方案以確保治療的精準性和安全性。
精準施治 化險為夷
在治療期間,患者因心源性休克一度出現了血壓降低,經床旁無創心功能監測評估心功能,團隊積極調整了血管活性藥物及容量管理方案,穩定循環。
剛闖過“休克關”,警報又再次拉響。由于患者基礎情況太差,感染加重又讓患者出現了發熱,因患者對多種抗生素過敏,且曾發生過嚴重的藥物性皮炎,主管醫生認真查閱了既往病歷,綜合評估患者狀況后調整了抗感染治療方案。白艷艷護士長帶領護理團隊給予精心護理,保證治療方案的精準實施。
經全科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從“鬼門關”走了一圈的患者終于化險為夷,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復查心臟超聲提示二尖瓣輕度關閉不全,二尖瓣下腱索新生物已消失,未見肺水增多征象,多器官功能衰竭明顯好轉,生命體征逐漸趨于平穩,順利脫機拔管。
團隊與腎內科反復溝通,為患者量身打造了個體化血液透析方案,患者逐步恢復規律透析,順利出院。
生命至上 不負所托
老年醫學科ICU于1996年設立,是全院最早的ICU。近年來,隨著醫院不斷發展,新鮮血液不斷注入,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部門的鼎力相助下,所肩負的使命更任重道遠。
世間術業有幾何,至精首善當為醫。未來,北京世紀壇醫院老年醫學科醫護團隊將繼續牢記初心使命,秉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職業精神,以多學科協作為盾,以仁心仁術為矛,不斷提升醫療救治水平,持續優化急危重癥救治流程,為急危重癥患者架起快速、高效、精準的“生命之橋”!
來源:老年醫學科
作者:趙珊
薦稿:任利輝 張京慧
排版:李春慧
責編:范曉 張潔
出品
北京世紀壇醫院宣傳中心
專欄入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