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第十一次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在巴西巴西利亞舉行。會議圍繞“推進金磚國家環境合作,邁向可持續發展和全民公正轉型”和“氣候集體領導力和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兩個主題展開討論。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作主題發言。會議由巴西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部長瑪麗娜·席爾瓦主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主席安德烈·科雷亞·多拉戈,伊朗副總統兼環境部長希娜·安薩里,埃塞俄比亞環境保護局長萊麗斯·內姆·索里,南非森林、漁業和環境部副部長伯妮斯·施瓦茨,阿聯酋氣候變化與環境部副部長艾爾·努艾米,以及印度、埃及、俄羅斯部長代表出席會議。
黃潤秋表示,作為金磚合作中堅力量、“全球南方”的核心成員,中國以自身行動推動金磚國家環境合作和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持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相較于一些國家搖擺的氣候政策,中國始終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實干家和行動派。過去10年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超過6%的經濟增長,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電力、清潔鋼鐵生產體系和新能源產業鏈,向全世界提供了60%的風電設備、70%的光伏組件設備,有力推動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分別下降超過60%和80%。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實施擴圍,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制訂實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開展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
黃潤秋指出,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與各方一道推動《巴黎協定》的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達成“阿聯酋共識”、聯合國氣候變化巴庫大會達成“巴庫氣候團結契約”等成果;協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昆蒙框架”),發起“昆蒙框架”實施倡議。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加速綠色低碳轉型、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積極分享先進環保技術與經驗。中國與40多個國家簽署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和援助協議,2016年以來提供并動員超過1770億元人民幣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黃潤秋強調,個別國家搞毀約退群、采取碳邊境調節機制、對新能源產品加征關稅等單邊貿易措施,損害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努力、不利于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在多邊進程面臨更大挑戰和不確定性形勢下,金磚國家應加強團結,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和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積極倡導全球合作推進低碳轉型和綠色發展。持續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在多邊進程中發揮金磚國家影響力,共建公正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體系。維護公平公正的全球綠色貿易體系,反對“脫鉤斷鏈”和貿易保護主義,共同探尋實現全民公正轉型的有效路徑。打造多層次、多領域合作模式,深化金磚國家綠色技術分享交流與推廣應用,為各國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奠定堅實基礎。
會上,大家圍繞主題進行深入討論,聽取金磚國家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聯絡組會議情況,并審議通過《第十一次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聯合聲明》和《金磚國家環境工作組2025年度工作計劃》。
會議期間,黃潤秋與伊朗、埃塞俄比亞代表團團長舉行了工作會談,就共同關心的環境問題交換了意見。
4月2日,黃潤秋與瑪麗娜·席爾瓦共同主持召開第五次中巴環境與氣候變化分委會會議,就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議題交換了意見,并簽署《中國—巴西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環境與氣候變化分委會工作計劃(2025—2029)》。
4月4日,黃潤秋出席金磚國家青年環境科學家論壇并致辭。黃潤秋表示,金磚國家青年環境科學家論壇在促進青年科研人員跨國合作交流、推動生態環境領域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逐漸發展成為金磚國家青年環境科學家互學互鑒的重要平臺。金磚國家青年科學家應強化科研交流,開展多層次、多領域、跨國界合作,將環境科學與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為環境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金磚國家應強化支撐保障,積極為青年環境科學家深化交流合作、開展聯合研究、實現成果應用提供支持,探索建立環保企業、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本參與機制,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來源 | 生態環境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