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法新社報道,印度近日宣布了一項總價值73億美元的協議,為空軍和陸軍采購156架本土制造的“普拉昌德”輕型武裝直升機。這是印度持續推進防務自主計劃的一部分。印度國防部稱,已與國有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簽署了相關合同。印度防長拉杰納特·辛格在社交平臺X上表示:“這一決定極大地提升了印度的作戰能力和自主能力。這確實是印度在‘印度制造’征程中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國防部也表示,這款新飛機將“提升武裝部隊在高海拔地區的作戰能力”。
印度軍機(資料圖)
印度這波操作,有人說是為了加強國防,有人說是沖著中國來的。支持莫迪的,覺得他這是在未雨綢繆,保護國家安全;反對的則認為,這是在挑釁中國,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印度這“普拉昌德”直升機,雖然號稱“高原殺手”,但實際上防護能力很弱。印度的軍工水平大家都懂的,這156架直升機,要到2035年才能全部交付。真相只有一個政治作秀!莫迪這是在向國內民眾展示自己的強硬姿態,告訴大家,我雖然嘴上說著要跟中國友好,但實際上并沒有放松警惕。
前幾日,莫迪政府瘋狂像中國示好。莫迪政府開始頻繁地對中國拋出橄欖枝,試圖改善兩國關系。據多方消息報道,在多個公開場合,莫迪都表達了對印中關系的重視。他表示,印中未來雖還會有問題,但可以在不發生沖突的前提下解決。這一表態與以往印度強硬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印度外長蘇杰生也在不同場合作出了積極表態。他稱,印方認為分歧不應演變為爭端,競爭不應升級為沖突,盡管在可預見的未來印中之間仍會存在問題,但有辦法和平解決。
莫迪(資料圖)
在特朗普重新上任的背景下,莫迪選擇對華釋放溫和信號,既是對外交政策的務實調整,也是對國家利益的重新審視。畢竟,中印作為鄰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近年來,盡管中印關系因邊境問題而受挫,但雙邊貿易額依然持續增長,中國仍是印度的重要貿易伙伴。莫迪的溫和姿態,或許是為印度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對于中國來說,莫迪的轉變無疑是值得歡迎的信號。中印關系若能借此契機更進一步,不僅有助于地區穩定,也可能為兩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找到新的合作模式。
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一篇最新分析文章中列出了5個影響兩國關系未來走向的要點。BBC在這篇分析文章中首先指出,最近一段時間印度與中國確實都釋放出了改進雙邊關系的積極信號。其中,印度總理莫迪在一次前不久的訪談中就積極評價了印度與中國的關系,不僅表示中印邊境已經回歸了正常,還呼吁加強兩國的合作。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在之后被問及如何看待莫迪的言論時,對莫迪的發言表示了贊賞,并表示中印雙方應做“相互成就的伙伴”。
莫迪(資料圖)
在當前百年未有之變局下,中印作為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如果還以分歧定義兩國關系,甚至是矛盾不斷,這不僅會牽制兩國發展的精力,更會錯失合作共贏的歷史機遇。反過來說,如果兩國能夠超越分歧,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那么這不僅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而且還能互相成為推動對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因此,對于中印兩國而言,確保分歧不會升級為爭端,無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面對印度的示好,中國外交部表態“贊賞”,但強調要“聽其言觀其行”。 中方已提出恢復中印戰略經濟對話,優先推動中間品貿易和新能源合作。但在關鍵領域,中國始終握緊籌碼——比如拒絕將邊境問題與經貿合作掛鉤。眼下,印度正試圖在中美之間“走鋼絲”。莫迪既想用中國對沖美國壓力,又怕徹底得罪西方。但這種搖擺能持續多久?印度經濟學家一針見血:“當美國和中國同時對你關上門時,你連窗戶都找不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