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志中透露:“香港會繼續保持自由港地位,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保障貨物、資金和信息等的自由便捷流動。”
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香港是單獨關稅地區,一直以來,香港對所有進口貨品包括來自美國的產品都不設關稅。
這意味著香港也不會跟隨內地向美國加征34%報復性關稅。
此外,由于香港不征收消費稅和增值稅,而美國商品進入中國內地需繳納34%的額外關稅,未來在香港購買美國商品可能存在顯著價格優勢,這種價差或將刺激更多內地游客赴港采購美國商品。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全球矚目的“對等關稅”中,擬對中國加征34%關稅中國政府在隨后宣布反制措施中,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亦加征34%關稅。
據香港《信報》報道,在此情況下,香港的“購物天堂”招牌有機會復活,包括吸引美國旅客來港購買iPhone、相機、波鞋,亦能向內地民眾銷售Intel晶片、Hershey's朱古力、Zippo打火機等made in US產品。
舉例說,一部在中國生產的蘋果iPhone 16 Pro Max(1TB儲存容量)手機,現時在美國價格為1599美元。但在最新對等關稅措施后,據投行Rosenblatt Securities報告測算,假若蘋果把額外關稅成本全數轉嫁至消費者,該手機的售價將增至2300美元,即是大幅加價43%;即使只是“半數轉嫁”,該手機亦將加價至1950美元,漲幅約22%。
作為比較,同一款手機現時在港售價為13599港元,約合1748美元,較美國略貴約9.3%。但在最新關稅措施后,由于這部made in China手機銷售來港免征關稅,理論上毋須加價銷售,屆時在港售價將比美國便宜10%至24%(假設美國定價介乎1950至2300美元)。
同樣道理,其他在中國生產的相機、手提電腦等產品,以及越南的Nike波鞋、孟加拉的Levi's牛仔褲,甚至是瑞士名表(美國向瑞士征收31%對等關稅),皆可免關稅來港銷售。正如獨立股評人Webb指出,在此情況下,香港對美國旅客的吸引力可望大增。畢竟這些旅客來港買一部手機、一隻錶、兩對波鞋所節省的金額,很可能已超過機票和酒店費用,顯得甚為劃算(除非特朗普繼續出招,進一步限制美國人訪港)。
另一邊廂,由于港府不跟隨內地向美國加征34%報復性關稅,這意味內地民眾來港購買made in US(原產于美國)貨品仍可享受免稅優惠,例子包括Intel晶片、Hershey's朱古力、Zippo打火機,以至于新奇士橙、USDA Prime牛扒、波士頓龍蝦等等。屆時部分港人繼續北上購買廉價國產日用品,深圳的高收入人士則南下香港購買美國貨品,有利于促進港深兩地經濟健康循環。
《信報》同時表示,在免關稅以外,香港同時也不設消費稅和增值稅,加以匯聚世界各地品牌貨色齊全,對于購物旅客確實甚具吸引力。早于1980年代之前,香港已憑這些優勢成為購物天堂,吸引很多歐美及內地旅客來港掃貨;但后來內地市場逐步開放,再加上本港租金高昂、人力短缺、服務欠佳等因素,令“天堂”招牌日漸蒙塵。可是在關稅戰趨勢下,香港作為免稅自由港,購物天堂有機會復活,可說是意外的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