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主題
送快遞的社會學家:
算法時代的工作和我們
活動時間
2025年4月10日(周四)19:30
直播內容介紹
你是否好奇,手機屏幕上“快件已送達”的提示背后,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勞動故事?當算法系統不斷執行高壓管控,快遞員如何在“準時送達”與應對復雜情況之間尋找生存空間?
在本期活動中,社會學學者莊家熾將攜新書《追系統的人》,與大家共同探討平臺經濟背后的運行邏輯。他將以數月的田野調查為線索,講述:中國快遞行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快遞員與系統進行著怎樣的博弈?而作為“快遞站里的社會學家”,他又怎樣實現了對一個行業的深入洞察,觸摸到了數字時代勞動的真實溫度?
本次活動不僅剖析快遞員與算法的博弈,更將探討“系統困局”與年輕人生活的關聯:當每個勞動者都成為“困在系統里的人”,我們該如何理解技術時代的工作與未來?
嘉賓:莊家熾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學會勞動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領域為勞動社會學、金融社會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6項,在《社會學研究》《社會學評論》《社會》《社會發展研究》《青年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
對談圖書:《追系統的人》
平臺是數字經濟形態的主要組織,快遞小哥是物流平臺中“追系統的人”。本書深入一線,以扎實的田野調查和深刻的社會學分析,揭示了快遞員如何在高度標準化、精細化管理的體系中尋找生存與自主的空間。這是一本理解平臺經濟、勞動控制與社會關系的典型之作,啟發我們深思數字時代勞動者的處境與未來。
——劉守英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追系統的人》既是一本深耕“快遞小哥”的勞動過程的學術著作,又有著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和視野。書中花了大量的篇幅,以平實的語言、詳實的資料甚至不時詼諧的修辭,梳理了快遞作為一個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歷程。這突破了傳統的勞動過程范式,帶領我們走上了一條追尋個體背后更為深刻的經濟、社會和技術系統的探索之旅。
——呂鵬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在眾多對平臺勞動的研究中,《追系統的人》的可貴之處在于作者對從官辦郵政到民營快遞產業發展軌跡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算法系統下快遞勞動過程的精準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勞動社會學存在的重勞工,輕產業管理和企業組織研究所導致的偏頗,使其研究較同類更加深刻。
——趙煒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
在《追系統的人》一書中,莊家熾以細膩的田野觀察和扎實的理論分析,揭示了快遞工人如何在高度算法化、流程化的工作體系中謀生、抗爭與適應。他不僅描繪了數字資本主義下勞動者的生存圖景,還深刻探討了“系統”這一隱形力量如何塑造勞動關系、影響工人主體性。在當下關于新就業形態的研究中,本書以工人的經驗為出發點,為理解平臺經濟中的勞動政治提供了新的視角。對于關心勞動研究、社會變遷和數字時代社會治理的讀者而言,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周飛舟教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作者解讀
一圖get本書
閱讀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