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記者從山東省農技中心了解到,根據當前小麥病蟲害發生動態、小麥生育期和品種布局以及未來天氣趨勢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我省小麥中后期病蟲總體呈中等發生趨勢,發生面積約1.29億畝次,其中病害0.68億畝次,蟲害0.61億畝次。
一、發生趨勢
(一)蟲害
麥蚜:總體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約3300萬畝,發生盛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麥蜘蛛:總體偏輕發生。預計發生面積約1600萬畝,發生盛期為4月上旬至5月上旬。
(二)病害
條銹病:總體偏輕發生,魯西南、魯西北局部有中等流行風險。
赤霉病:總體偏輕發生,魯西南、魯西北局部有中等至偏重流行風險。初次藥劑防治適期為小麥齊穗至揚花初期。
莖基腐病:總體中等發生,地力較差、管理粗放、鹽堿地塊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約1600萬畝。
紋枯病:總體偏輕發生,半島東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約1900萬畝。
白粉病:總體中等發生,植株群體大、田間郁閉及稻茬麥偏重以上發生,預計發生面積約2000萬畝,發生盛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葉銹病:偏輕發生,預計發生面積約500萬畝。
其他病蟲:根腐病、吸漿蟲、麥葉蜂、一代粘蟲,小發生。
二、預報依據
(一)當前田間蟲量高于常年,病害總體輕于常年
1、條銹病:目前我省未查見條銹病。據全國農技中心通報,小麥條銹病總體病情輕于常年同期,在西南、西北和江淮麥區偏輕發生。截至4月2日,在8省份224個縣(市、區)見病,累計發生面積100.6萬畝,發生縣數和面積均為2010年以來最小。
2、麥蚜:全省平均百株蚜量16.6頭,高于歷年同期。其中,魯北、魯南、半島部分地區蟲量相對較高,平均百株蚜量為12~50頭。
3、麥蜘蛛:全省平均尺單行27.7頭,高于去年,低與前年。其中,魯北、魯南、半島部分地區蟲量相對較高,平均尺單行31~60頭,其他地區多在20頭以下。
4、紋枯病:全省普遍發生,平均病株率6.0%,輕于歷年同期。其中,魯西南及半島部分地區病情相對較重,平均病株率10.7%~11.4%。
5、莖基腐病:全省發生較為普遍,平均病株率4.5%,與去年持平,重于前年。其中,部分沿黃市和半島局部平均病株率相對較高,為7%~8.8%。
(二)小麥抽穗揚花期天氣條件有利于病害流行
據天氣預報,4月下旬至5月,山東省降雨偏多1~2成,氣溫較常年略偏高,對病害發生較為有利。且4月中旬末至下旬有3次降雨過程,山東省大部地區此段時間內正值小麥抽穗揚花期,赤霉病發生流行風險較高。
(三)小麥栽培和管理措施及品種抗性對病害發生有利
山東省常年小麥和玉米輪作,且普遍實行秸稈還田,以上栽培模式和措施對病蟲源基數尤其是土傳病菌的積累較為有利。當前,山東省小麥長勢良好,但部分地塊播種量較高、氮肥施用量過足,易導致小麥生長中后期田間群體過大、田間郁閉程度高,有利于白粉病、紋枯病等病害發生。山東省小麥主栽品種對赤霉病、條銹病、莖基腐病以及紋枯病等病害抗性普遍較差,增加了大面積流行發生的風險。
(大眾新聞·農村大眾記者 王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