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朝和)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2025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合作與發展國際會議”上,四川大學本科生學生團隊完成的“新中式時尚與文化認同”主題哲學社會科學類調查報告的案例研究階段性成果,作為會議優秀論文登上國際學術舞臺,整項調查以跨學科視角揭示了新中式時尚消費背后的文化認同機制,為全球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中國智慧”。
“從問卷設計到數據分析,再到模型驗證,每一步都是挑戰,但數據背后的文化密碼讓我們著迷。”團隊負責人、四川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2022級本科生徐心然告訴記者。團隊成員在會議現場展示了調查成果,并分享了社會調查中的青年實踐故事。該研究全程由大學生自主完成,徐心然、林盈君、胡明琳等四川大學本科生歷時兩年,前往全國多個城市,收集有效樣本962份,驗證了品牌原產地、面子意識等變量對消費者行為的復雜影響。
“這項研究不僅是學術探索,更是一堂生動的文化自信實踐課。學生團隊計劃將調查對象拓展至海內外留學生群體,進一步挖掘跨文化視角下的認同機制?!眻F隊指導教師、四川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系孟虎副研究員說。他介紹,隨著Z世代成為文化消費主力,這項由青年學生發起、青年學生推動的研究,正以數據與理性為紐帶,架起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全球的對話橋梁,團隊目前已陸續與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業界專家進行了詳細論證,相關建議預期能為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作者:陳朝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