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次向全球180個國家加征關稅,試圖讓制造業回流到美國,真能成功嗎?
他們的大致邏輯是美國向全球買了很多商品,而美國卻沒有向全球賣出多少商品,美國現在要扭轉這種逆差局面,所以要向全球加征關稅,目的是讓全球制造業主動涌入到美國本土。
并且他們現在已經開始給美國人描繪出了偉大藍圖,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將會有數百萬美國人走上打螺絲的崗位。
情況真是這樣的嗎?
幾個小時后,彭博社就潑了一盆冷水,稱蘋果公司幾年內很難轉移到美國本土,因為制造成本遠遠高于中國、越南和印度。
用大白話說就是,美國目前根本還沒有制造業回流的土壤,因為土地貴、人工貴、電力還不足,更關鍵的是美國人躺賺慣了,打螺絲的活誰會干?
要知道一百多年前,美國就站在了世界頂峰,依靠軍事、科技、美元實力收割全世界,那個時候的美國人只需要干一些輕松工作就能擁有很高的收入。
因為那個時候他們造的產品其它國家根本造不出來,再貴也要忍著買,并且只能用美元交易。
而處于低端制造的國家累死累活只能賺個加工費,而他們只需要極少的錢就可購買到全球物美價廉的生活必需品。
再加上他們的金融霸權,不管你賣什么東西到國際市場都必須用美元結算,這么一來,無論怎么轉,美元都會嘩嘩回流到美國,這也是美國人消費力高的主要原因。
中國崛起,美國創新乏力,躺賺變難了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這套邏輯開始行不通了,因為誰都不愿意處于制造業低端,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要想人民過上好日子,就一定要具備制造高價值產品的能力。
所以,我們通過改革開放,大膽吸引外資到中國投資建廠,一邊合作,一邊壯大自己。
經過幾十年努力發展,中國在2008后開始迅速崛起,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然而,中國的快速崛起,卻被美國視為是一種威脅,自從2017年以來,便開始對中國各個產業領域實施極限打壓。
而美國對中國這8年多以來的貿易戰不但沒有讓中國止步不前,反而讓中國在逆境中不斷實現突破。
尤其是在軍事、航天航空、半導體、5G技術、新能源、生物技術、Ai人工智能方面異軍突起,中國制造業也成功從低端制造轉向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
5G技術全球第一、盾構機市場份額世界第一、高科產品出口世界第一,汽車出口世界第一,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同時擁有獨立自主的太空空間站,擁有全球最新一代第六代隱身戰斗機……。
還有半導體相關卡脖子產業鏈也正在被一一突破,并逐漸形成完整閉環。
前段時間,深圳半導體公司新秀,新凱來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一下子就亮相了五款半導體相關的高端設備,直接對標7納米以下尖端制程!
說句實話,若不是美國對我國實施極限施壓,我國也不會發展的這么快。
換句話說,就算中國擁有很強的創造實力,也會考慮市場互惠互利,保持必要的市場平衡。
但是美國為了遏制我們發展,高端芯片不賣給我們了,半導設計軟件不給我們用了,更加過分的是只要含有美國技術的高端制造設備都不賣給我們了。
既然是這樣,中國也不是軟柿子,想當年我們造原子彈是什么條件,不照樣造出來了嗎?
如今,美國看到對中國高端制造打壓已經幾乎失效,于是又開始轉向經濟領域,想用關稅將中國產品拒之門外。
雖然這一次美國向全球180個國家都征了稅,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這是在演戲,實際上還是針對中國。
因為美國這些招術曾經用在第二大技術國日本身上,但是日本沒有挺過來,最終致制造業走向弱化。
而中國不同,中國不但與全球伙伴有著密切的經貿往來,而且中國制造成本優勢也無與倫比!
所以,中國現在所做的一切是向霸權主義說“不”,雖然發起反制對我們會有些損失,但是只要能帶動其它國家一起來維護世界貿易秩序,這些犧牲是值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