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沒想到法官能來村里斷官司,這下不僅電費有著落,咱老哥幾個還能繼續一起下棋喝茶!”
隨著四雙布滿老繭的手緊緊相握,這場橫跨十余載的電費糾紛圓滿畫上句號。固陽縣人民法院用一場充滿鄉土溫情的巡回審判,讓法治陽光照亮阡陌鄉間。
電費"糊涂賬"牽動四鄰情
年逾六旬的原告表示,多年前,出于對昔日好友的信任,他主動墊付了好友們的電費。秉持著“鄉里鄉親不計較”的質樸觀念,十余年間他從未主動討債。然而,當他急需用錢嘗試與好友們溝通解決此事時,其中兩位好友卻稱記不清此事,拒絕認可債務。無奈之下,原告只能將好友訴至固陽縣人民法院。
國徽下鄉奏響"法理情"三重奏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在臨時拼起的方桌上清脆敲響,一場特殊的庭審就此展開。
承辦法官考慮到當事人均為農民,農事繁忙,往返法院不便,決定主動延伸司法服務,把法庭“搬” 至當事人所在村莊。同時,邀請村委工作人員一同參與調解。
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促進鄰里和諧,調解團隊創新采用“兩劑良方”:法官開具“法理處方”明晰權責,村委工作人員送上“情理藥引”追溯往事。最終,在夕陽西沉時,原被告雙方達成協議:被告當場給付欠款,原告自愿放棄利息訴求,這起困擾各方許久的電費債務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這場“行走的審判”收獲多重實效,既避免四位花甲老人往返40公里山路的訴累,又通過“審理一案,教育一片”提升了基層群眾法治意識。同時,通過建立“法院+村委”聯動調解機制,有效整合了司法與自治資源,探索出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有效路徑,為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注入法治動能。
供稿:民事審判庭 杜田利
簽發:王永豐
編輯:固法融媒體工作室
審核:朱麗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