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涵義
梧桐樹
2016年,南充市順慶區檢察院傾力打造“梧桐樹”檢察文化品牌。“梧桐”諧音“吾同”,寓意大家同心同向、群策群力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樹”,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有良好的教化、不離不棄關愛的含義。“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希望借此可以匯集更多的有識之士齊聚未成年人保護的天空之下。
“身體身體我愛你,我會好好保護你……”9月19日,“梧桐樹”法治進鄉村活動在南充市順慶區金臺小學啟動,南充市順慶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梧桐樹”團隊負責人雷蕾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課。
2016年,南充市順慶區檢察院傾力打造“梧桐樹”特色文化檢察品牌,以“偶爾是懲罰、常常去教育、總是在關愛”的工作理念為引領,設計了隊標,吸納了法官、教師、心理咨詢師等加入團隊,現團隊有200多名成員,并在西華師范大學設立“梧桐樹”小隊,全方位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通過品牌建設彰顯未檢工作特色,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社會穩定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梧桐樹”團隊對轄區鄉村學校進行普法宣傳再覆蓋
01
沐浴法治陽光
“花蕾”朵朵開放
“通過‘開學第一課’,讓自己意識到了法律不僅僅是約束,更是保障,在即將開始的學習生活中做知法守法好少年,讓法治精神成為自己成長路上的燈塔。”9月11日,順慶區檢察院“梧桐樹”團隊再次走進四川省服裝藝術學校,為1500余名新生帶來了三堂精彩的“開學第一課”。這是“梧桐樹”團隊連續第六年為該校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法治宣傳工作的開展不僅僅在城區,2024年3月,順慶區檢察院“梧桐樹”團隊對轄區19所鄉村學校、4700余名學生進行了普法宣傳。
順慶區檢察院“梧桐樹”團隊以校園為主陣地,以課堂為主渠道,以留守兒童、鄉村學生為授課教育重點,積極開展進學校、進社區、進圖書館、進童伴之家等活動,倡導、推動未成年人防性侵公益課程成為學生、家長的必修課程。“梧桐樹”團隊與榮獲聯合國開發計劃特別獎的“女童保護”公益組織簽約合作,在西華師范大學成立“梧桐樹”小隊,把公益做成校園時尚。
目前,“梧桐樹”團隊已經為全省超過10萬名學生、家長及教師帶去了600余堂防性侵防欺凌公益課程,實現了轄區鄉村學校的全覆蓋。
02
多方聯動
打造溫情“驛站”
黃沙發、小圓桌、卡通玩偶……走進順慶區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證中心,這里環境溫馨、舒適。在這里,可以一次性完成未成年被害人的詢問、辨認、人身檢查、生物樣本提取等取證工作。檢察官也會介入調查,在偵查階段對證據的收集、固定、案件定性等問題提出建議,使得公安機關的辦案效率和質量更高。同時,還會派駐心理醫生對受害者及家人進行心理撫慰。
該院聯合教育、公安、衛健等十家單位聯合會簽《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取證工作辦法》,規定了在特定時間與場所內,一次性完成詢問、辨認、檢查、樣本提取等繁瑣流程,有效避免反復、不當詢問給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截至目前,已惠及百余名未成年被害人。
該院與順慶區司法局攜手,推出了“零門檻”法律援助政策。創新性地引入了司法社工力量,成立“梧桐樹”司法社會工作室。與南充春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機構深度合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涉罪未成年人及未成年受害人提供幫教監督、家庭教育指導等在內的全方位服務。
03
支持起訴
守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成年男子帶著女孩前來開房時,賓館服務員既未核驗身份證,也未詢問他們的身份關系,就直接辦理了入住手續……順慶區檢察院依法對兩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提起公訴的同時,支持被害人向涉案賓館訴請精神損害賠償。
一起案件是17歲的趙某和18歲的肖某在酒吧與剛認識的15歲的小雨(化名)飲酒至深夜,在小雨醉酒狀態下,兩人仍以繼續喝酒將小雨帶至順慶區一家賓館性侵。另一起案件是22歲的羅某在酒吧搭訕15歲的小榮(化名),羅某不斷勸酒,導致小榮醉酒意識不清。羅某將小榮帶至賓館開房,強行與小榮發生性關系。
案件辦理中,“梧桐樹”辦案團隊認為,兩起案件中涉案賓館未落實旅館業住宿管理規定,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未履行強制報告義務,為侵害人提供了場所和便利,為犯罪行為創造了有利條件。順慶區檢察院在追究侵害人刑事責任的同時,支持受害人向賓館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承辦檢察官與辦案法官積極溝通,向其提供了相關的法律依據和判例,為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指定法律援助律師,并協助偵查機關、法院對涉案賓館經營者進行釋法說理,促成原被告雙方達成和解,并向公安機關建議對涉案賓館作出行政處罰。
最終,分別經過不公開開庭審理,趙某、肖某因強奸罪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0年;羅某因強奸罪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年。民事案件經開庭審理,多方當事人達成調解,由趙某、肖某、羅某分別給予兩名被害人2萬元至5000元不等的精神損害賠償,兩家賓館分別給予被害人5000元至3000元的精神損害費用。
04
督促監護令
讓愛和監管“歸位”
“感謝檢察機關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我們一定嚴格遵守《督促監護令》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監護意識和監護能力,讓孩子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近日,順慶區檢察院舉行不起訴宣告暨訓誡會,王某某、明某某的監護人在會上作出了鄭重承諾。
原來,“梧桐樹”辦案團隊在辦理未成年人王某某、明某某盜竊案件中發現,兩名涉罪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均在日常監管中存在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教育理念欠缺、法治意識淡薄等問題,最終導致二人長期處于監管缺失的狀態,逐漸走上犯罪的道路。針對上述情況,順慶區檢察院舉行“檢愛同行,共護未來”不起訴宣告暨訓誡會,對兩名涉罪未成年人公開宣告不起訴決定和訓誡,同時向他們的監護人宣告送達《督促監護令》,要求他們根據《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依法帶娃。
“我們將定期對《督促監護令》的落實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督促引導,重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質量和成效,將司法保護更好地融入家庭保護,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南充市順慶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吳興家說道。
05
能動履職
為未成年人撐起“保護傘”
“未檢干警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協作配合,努力以司法保護、能動履職助推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保護形成‘化學反應’,讓‘1+5>6’,共同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做得更實。”吳興家說道。
在教職系統的規范化管理上,“梧桐樹”團隊不僅策劃并實施了多場生動深刻的師德建設與法治教育講座,更致力于推動強制報告制度和教職員工入職查詢制度的全面落地,為校園安全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梧桐樹”團隊以案件為鏡,深入剖析,精準提煉出案件背后的共性問題與社會管理漏洞。他們通過精心撰寫的檢察建議,直指娛樂場所、文身店、電競酒店等違規接待、容留、招用未成年人的頑疾,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了“規范經營、整治亂象、強化處罰”的強烈呼吁。
“梧桐樹”團隊還創新性地運用科技手段,推動強制報告制度法律監督應用系統在轄區內賓館、學校、醫院三大領域全覆蓋,轄區419家賓館、130家學校、2家醫院全面上線運行。截至目前,賓館強制報告制度法律監督應用系統已完成填報1300余次,成功接收并處理了15條問題線索,該系統的運行有效阻止了未成年人違法入住賓館的情況。學校強制報告制度法律監督應用系統已成功接收3條問題線索,通過其中2條線索發現的犯罪行為已被偵查機關立案調查。
檢徽有形,大愛無邊。如今,順慶區檢察院“梧桐樹”團隊正把滿腔的赤誠獻給自己熱愛的事業,用執著的守望和司法的溫情,護佑“梧桐樹”下的少年健康成長。
四川知名法治品牌· 檢察篇
來源:四川法治報、南充市順慶區檢察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