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磚黛瓦的臺州刺繡博物館和繡都文化園,一位穿著藍色刺繡襯衫的女子正在給幾位客人講解館內展品。在暈黃的燈光下,一群人欣賞著一幅又一幅刺繡作品,了解著一個又一個刺繡故事,讓沉靜的博物館鮮活了起來。
這位解說員是非遺刺繡企業主理人盧釔宏。盧釔宏與姐姐盧釔君一個畢業于清華大學,一個是海歸,轉身卻留在了椒江前所,扎進了“刺繡堆”。
都市留不住
她們回鄉 “穿針引線”
盧釔宏、盧釔君可能大家不太認識,但她們的母親廖春妹卻是臺州刺繡界名人,獲得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等榮譽。
身為廖春妹的女兒是不是從小就耳濡目染學習刺繡技藝?“我大學之前都沒有拿起過針線,媽媽也沒教過我。她很忙,全國各地跑,根本就沒有時間管我。”盧釔宏笑著說,她在大學時才知道媽媽還搞刺繡收藏。但在小時候,她經常跟廠里的繡娘們一起玩,看著她們刺繡,也算從小耳濡目染。
盧釔君出生于1988年,高中起就在國外上學,是美國蘇富比藝術學院研究生;盧釔宏出生于1997年,本科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計算機系,研究生就讀于清華大學信息藝術設計(計算機、藝術、新聞融合學科)。海歸和知名院校畢業的人會回到前所?事實上,盧釔君就讀的專業一直與藝術相關,一畢業就回來幫廖春妹經營刺繡事業。盧釔宏研究生畢業在外實習了半年,在知道媽媽希望她回來幫忙籌建、經營刺繡博物館后,立即回到家鄉。
見過外面廣闊的世界,為什么還能義無反顧地回到鄉村?“一來是我們都比較喜歡刺繡,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感。”盧釔宏說,媽媽是一個對刺繡非常狂熱的人,她的一生都在為刺繡而奔走,還要管著廠里的運營,非常累。而近年來,刺繡傳承的路已越來越難,“我與姐姐有責任扛起這個擔子,為臺州刺繡尋找一條新路。”
事實上,這個決定早有先兆。在本科時,盧釔宏得知媽媽有一個刺繡博物館,她就過去幫忙。“當時我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做了一個數字博物館,想讓一些關注刺繡的人即使沒在當地,也能在網上看到刺繡作品,感受刺繡的魅力。”
兩年努力
為刺繡 “搭橋鋪路”
2023年,研究生畢業的盧釔宏在媽媽的要求下回到了椒江前所,一起籌建臺州刺繡博物館。
“那幾年,我們家刺繡生意不太好。在臨海的臺州府城刺繡博物館經營不善,工廠生產的刺繡產品在機場撤柜。媽媽關掉了原先的博物館和部分工廠,打算重新在前所大本營新建臺州刺繡博物館。”盧釔宏回憶道。
建一個私人博物館是什么感受?“累!”盧釔宏與盧釔君異口同聲道。“媽媽的要求很高,裝修時,每天一大早就過來監工。還要在網上找各種資料,一些藏品的歷史、介紹都要核實、補充。”盧釔宏說。核實、補充需要查找大量的資料,姐妹倆一直沒日沒夜地忙。
“像這個‘雙鎖山’展品,網上介紹的都是女將軍的感情故事,但經過查找大量資料,我發現女將軍在十幾歲時組建義勇軍守護家鄉的英勇事跡,從而把史料補充進去。這個藏品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當大家為這個故事驚嘆時,盧釔宏感覺她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博物館中,一些明朝時期的展品,因年代久遠出現的破損都被她們一針一線地修補完整;褪色的展品則好好地擺在館內,默默述說時光的痕跡。
兩年來,盧釔宏與盧釔君一點點打磨著這個博物館。從進門開始,每一個藏品盧釔宏都講得頭頭是道,還不時叮囑前來參觀的人員不要觸摸刺繡展品的玻璃,因為會留印影響觀感,可見對藏品的珍惜。
穿梭傳承間
讓刺繡博物館 “活色生香”
目前臺州刺繡博物館館藏1000多件刺繡作品,除了臺州本地刺繡,還涵蓋了四大名繡以及全國各地的其他繡種。透過一件件展品,大家仿佛能夠穿越時光,看到心靈手巧的女子低眉頷首,用手中的針線繡出山水花鳥和風土民俗。
在一樓展臺,仿佛又回到了現代。睡衣、包包、絲巾、旗袍……這些全是繡都生產的真絲產品。而要讓刺繡傳承下去,不僅要建刺繡博物館,更要讓這博物館“活”起來。
“傳承需要創新,我認為刺繡真正的方向在民間和生活中,我希望刺繡能真的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成為一項實用技能或者興趣愛好。”盧釔宏說。
刺繡博物館今后的路該怎么走?姐妹倆邊商量邊摸索。盧釔君致力于探索兒童創新教育與非遺教育的結合。日前,前所街道聯合臺州刺繡博物館、繡都文化園,推出“老手藝·新生態”非遺環保計劃,受到孩子們的歡迎,還上了新華社客戶端。盧釔宏則致力于讓非遺融合更多領域,融入生活和社區,讓博物館成為有活力的本地生活文化平臺。
“目前,我正在聯系外省的年輕創作者,希望她們來到這里,通過刺繡尋找靈感。畢竟線下看到的肌理與光影是不一樣的。所有的技術都是輔助手段,我希望本土刺繡非遺能破圈。”如今的盧釔宏窩在前所忙得不行,管理博物館、學習刺繡、學畫畫交作業、籌備活動……她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拓荒者,以堅定的步伐,丈量著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來源:椒江發布
小編:路路通 審核:楊懿 監制:晨曦
聚焦民生服務
關注新聞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