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輕松的是中國(峽谷之巔),最困難的是中國(艾歐尼亞)。最有趣的是韓國服,但最辛苦的也是韓國服。”說出這番話的是Sungod,他主要司職打野,同時也能勝任輔助位置,并且在多個地區都達到了王者段位,是一位實力強勁的玩家。他也因推廣了伊莉絲輔助玩法而被眾人知曉,在今年的LPL和LCK職業賽場上,伊莉絲輔助已經成為了一個主流打法。在西歐服、中國服和韓服都打到王者段位后,4月6日,Sungod開啟了論壇問答,以下是具體內容。
Q:你對各個服務器的印象?
A:峽谷之巔是最容易上分的服務器。原因是,從一開始,能夠訪問這個服務器本身就相當困難,而且玩家數量很少。直到兩個賽季前,參加條件都非常苛刻。需要有良好的游戲記錄、身份證、使用20個以上的英雄且每個英雄都進行過10場以上的游戲,并且在中國的任何一個主流服務器上都要達到大師段位以上。不滿足這些條件就無法進入。我在這個服務器上達到了600勝點的王者段位,心滿意足后就不再玩了。
至于艾歐尼亞,毫無疑問,這是上分最艱難的服務器。它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器,而且高分段的玩家質量非常高。從大師0勝點開始就已經高手云集,一路到王者段位的排位賽簡直就是修羅場。我當時玩的時候,王者段位的入圍分數線是1200勝點。
韓國服務器是最有趣,同時也是最辛苦的地方。上一個賽季和這個賽季我都達到了王者段位,但在大師低分段的時候真的很痛苦。游戲非常混亂,從游戲前期就不斷有人發起投降,感覺沒有人是認真在玩的。不過,一旦超越了這個階段,王者段位的排位賽真的很有趣。大概80%的玩家都是職業選手或青訓選手,能體驗到高水平的游戲。要說有什么不滿的話,可能就是游戲版本的主流玩法過于固定,英雄的多樣性不是很夠。
我感覺中國服務器整體的高分段,英雄的多樣性是最豐富的。有各種各樣的絕活哥,而且在每場游戲中,無論勝負,大家都全力以赴的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Q:恭喜你達到王者段位!和職業選手對戰時,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游戲呢?
A:Faker。我用卑爾維斯連續兩局和他對陣。第一局我被完全碾壓了,但第二局我成功Carry了游戲。那種感覺真的太棒了。
Q:我有點好奇,你是怎么想到用伊莉絲打輔助的呢?當時伊莉絲在打野位置上也不是很受歡迎吧。
A:我是看了游戲版本的情況,想著能不能把自己在打野位置上培養的優勢(激進的游戲風格)運用到輔助位置上。當時,伊莉絲得到了加強,傷害數值變得非常高,所以我直覺認為這個英雄只能用來打輔助了。在練習的過程中,我確信伊莉絲是一個非常適合單排的輔助英雄。實際上,在那之后,Keria、BeryL、Lehends也都使用過伊莉絲輔助,看來這個英雄在職業賽場上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Q:我也在艾歐尼亞服務器玩,大師段位以上的游戲真的就像地獄一樣。每一場游戲都像拋硬幣一樣,贏了或者輸了都不知道原因。我聽說你主要玩打野和輔助位置,作為一名中單選手,怎么做才能讓打野更好地發揮呢?
A:很遺憾,在艾歐尼亞服務器的大師段位玩傳統法師英雄是相當困難的。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你發育到擁有兩到三個核心裝備帶來的強勢期,大多數游戲在開始后的10分鐘內就基本能決定走向了。打野之間的對抗,我覺得是我目前見過的最激進的水平。從英雄選擇的角度來說,基本優先選擇具有爆發能力和滾雪球能力的中單英雄。比如塞拉斯,如果陣容搭配合適的話,加里奧或者是一些強勢的AD戰士型中單也不錯。
重要的是,比起“讓自己發育起來”,更要配合打野的行動,對整個地圖的局勢產生影響。為此,通過處理兵線來為打野創造便于行動的局面是很重要的。與其為了自己的發育而控線或者緩慢推線,不如有意識地配合打野的節奏不斷行動。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配合下路進行越塔強殺,優先爭奪地圖資源(如龍、峽谷先鋒等)的行動也很重要。總之,就是要“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等待”。
Q:如果說王者段位體現了“英雄的理想使用方式”,那么是不是在每個服務器都沒有太大差別呢?那么,每個地區的“特色”或者“精彩操作”會體現在哪里呢?如果不同服務器之間存在差異,那會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A:比如說看看韓服就知道,高分段的玩家幾乎都在使用版本強勢英雄。“使用當前被認為強勢的英雄是最佳選擇”這種意識非常強烈。不過以我的經驗來看,我認為每個服務器在游戲風格上還是有明顯差異的。北美服整體比較被動,更傾向于注重后期發育的打法。西歐服非常注重游戲的基礎操作,比如很少會做出“為了主動進攻而放棄兵線”這樣的決策。韓服和西歐服一樣也注重基礎,但一旦發現有強勢的英雄,就會徹底地使用這個英雄來擴大優勢。中國服務器則非常具有攻擊性,只要有人發起進攻,整個團隊會立刻跟上。所以,我覺得每個服務器都有“操作技巧”和“游戲意識”得以展現的精彩瞬間。重要的是,能夠多穩定地持續打出這樣的精彩操作。
Q:我經常聽到西歐服的主播說,“在韓服玩過之后才意識到,在游戲宏觀運營方面,西歐服是所有服務器中最出色的”,這是真的嗎?
A: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說實話,我覺得“宏觀運營”和“單排的取勝之道”之間的界限相當模糊。一般來說,宏觀運營常常被定義為“在理解所使用英雄特性的基礎上,預測對手的行動并做出恰當的判斷和執行”,但單排的環境本身就太混亂了,和完整的5v5團隊競技游戲不太一樣。游戲情況非常復雜,很多時候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確的做法。以我的感覺來說,西歐服是一個追求“正確玩法”的服務器,而韓國和中國的服務器更傾向于“為了取勝而進行的玩法”。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是單排中“為了取勝的宏觀運營”,韓國和中國的服務器可能更出色;而從競技游戲場景下“整個游戲的宏觀運營”來看,西歐服可能更優秀。
Q:人們常說“控制技能多的隊伍會贏”,你對這個說法怎么看?
A: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英雄聯盟》是一款非常復雜的游戲,并不是簡單地“控制技能多就等于會贏”。需要綜合考慮每個英雄的性能、符文、召喚師技能、玩家的熟練度等所有因素。特別是在英雄選擇階段是《英雄聯盟》中最難的環節之一,不能僅僅通過數據來評估。英雄之間的配合、克制關系、裝備以及符文的組合等等,這些因素相互交織,所以并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確實,控制技能多的隊伍在團戰中往往能夠先發起行動。但僅僅這樣并不足以確保勝利。有很多可以通過裝備來應對控制技能的手段,比如水銀之靴、夜之鋒刃、中婭沙漏、守護天使、水銀飾帶、斯特拉克的挑戰護手等等,也存在通過純粹的屬性優勢來直接獲勝的情況。所以,我認為“控制技能多的一方會贏”這種說法有點過于簡單粗暴了。
Q:恭喜你達到王者段位!你有沒有想過以成為職業選手為目標,或者參加業余聯賽呢?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我也想知道原因。
A:我現在26歲了。如果要參與職業電競領域的話,如果有機會,我想以教練的身份加入一個戰隊。但現實是,要成為職業選手,年齡是一個相當大的障礙。從戰隊的角度來看,比起像我這樣的年齡,他們通常更愿意培養有潛力的18歲年輕選手。
Q:你原本是哪個地區的玩家?在各個服務器玩的時候,延遲大概是什么樣的情況?另外,我也很好奇你是怎么在各個地區創建賬號的。我以為在中國和韓國創建賬號需要當地的身份證,難道不是這樣嗎?還有,像艾歐尼亞服務器或者中國峽谷之巔,有沒有第三方網站可以從海外訪問查看信息呢?
A:我原本是西歐服的玩家,我在法國玩的時候延遲大概是30毫秒左右。關于賬號的問題,就像你說的那樣,在中國和韓國創建賬號基本上需要當地的身份證。這次是朋友把賬號借給我,所以我才能玩。至于中國服務器類似OPGG的第三方網站,我覺得完全一樣的網站是不存在的。最接近的是Wegame客戶端,但使用它需要賬號,而且它是針對中國國內的設計,我覺得從海外訪問會比較困難。
Q:你認為我們歐美玩家是不是應該從《英雄聯盟》中退出了呢?
A:像KC和FLY這樣的戰隊崛起了,我認為歐美地區在世界賽上仍然有取得好成績的機會。但這也僅僅是“維持現狀”的感覺,如果想要追求更高的目標,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需要進一步提高“這是一份工作”的意識,重視并培養新的人才。我在亞洲親眼看到了職業選手和年輕選手是如何被對待的,這和歐洲的文化和意識完全不同。在歐洲,能夠獲得合同會覺得“很幸運”,但在亞洲,合同僅僅是一個起點,只要選手的表現稍有下降,就很容易被替換。競爭就是這么激烈。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放棄。但是,如果真的想認真地在東亞地區取得好成績,就需要有比以往更加努力的覺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