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罕見病患者看得起病用得上藥(主題)
深圳罕見病用藥保障機制入選廣東省改革典型案例,惠及26萬人次(副題)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程贊)近日,記者從深圳市醫保局獲悉,“深圳構建罕見病用藥保障新機制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入選廣東省委改革辦在8個領域遴選出的65個基層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是民生領域我市唯一的入選案例。
據悉,深圳在持續推進基本醫保全覆蓋的基礎上,聚焦罕見病患者用藥難、用藥貴問題,探索構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深圳惠民保”的多層次、全方位、可持續罕見病保障機制,有效減輕罕見病患者高額醫療費用負擔。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累計保障罕見病患者26.03萬人次、涉及金額達4.49億元,單人最高保障達115.88萬元。
“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雙重防線,讓罕見病患者“用藥有保”
患有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PNH)的患者小蘭最近心情不錯。隨著今年全球首個口服補體B因子抑制劑飛赫達(鹽酸伊普可泮膠囊)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深圳正式落地執行,一直困擾小蘭的治療費用問題也終于迎刃而解。
據了解,原價35358元/盒的飛赫達,被納入國家醫保談判目錄后降至16990元/盒,再經過深圳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等疊加報銷,實際每月自付僅需千元左右。
小蘭的案例在深圳不是個例。實際上,自2019年以來,國家加快推動罕見病治療藥品納入醫保目錄,深圳也第一時間落地國家談判罕見病治療藥品保障,及時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提供更高醫療保障待遇,確保罕見病患者看得起病、用得上藥。
具體來說,針對醫保藥品目錄內90多種罕見病治療藥品,深圳醫保給予了全省最高的住院醫療保障待遇(報銷比例最低90%、最高95%)。用于治療脊髓肌萎縮癥(SMA)的70萬元“天價針”,通過國家醫保談判降至約3.3萬元/針,再經深圳基本醫保住院報銷90%后,患者每針實際支付僅為3000多元,大幅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為更好服務罕見病患者,深圳還實施了門診特定病種政策,將血友病等7種診斷明確、病情相對穩定、藥物依賴強、需在門診長期治療的罕見病納入門診特定病種保障,由醫保基金給予更高比例、更高限額保障,最高報銷90%,每年可為全市近2800名患者減負1.5億元。此外,2023年10月,《深圳市醫療保障辦法》新建“大病保險”制度,對經基本醫保報銷后的醫療費用給予“二次報銷”,最高報銷80%,年報銷額度最高達100萬元。
“這一通報銷下來,大大減輕了經濟壓力。我終于敢于規劃未來了!”小蘭說。
創新實施“深圳惠民保”,保障額度今年將提高至60萬元
2024年11月,一歲多的楊小寶(化名)被確診患有黏多糖貯積癥(MPS)后,楊母的心都快碎了,“孩子需要盡快接受治療,可這‘天價’治療費用怎么辦?”
在國內,一支5毫升的唯銘贊藥品定價高達7500元,需要根據患者體重決定用藥劑量。而按患兒楊小寶的體重計算,他的年治療費用超百萬元,這如同一座難以逾越的經濟大山。
針對楊小寶的情況,深圳惠民保的工作人員帶來了解決方案。“第一筆報銷8.7萬元到賬時,我們全家都開心懵了。”楊母回憶,當得知深圳惠民保可以報銷70%費用時,她激動得熱淚盈眶。如今,楊小寶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即將做后續治療。“孩子的病情在一天天好轉,我們又看到了希望!”楊母說。
深圳惠民保作為政府指導的普惠型補充保險,自2023年7月上線后迅速成為罕見病保障的重要補充,無縫銜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針對醫保目錄內的罕見病藥品,經深圳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深圳惠民保還可進一步賠付80%,年保障額度120萬元。
而針對患者訴求最為集中且未納入基本醫保的龐貝病、黏多糖貯積癥等7類罕見病,深圳惠民保將對應的8種高值自費特效藥品納入保障范圍,最高報銷70%,保障額度50萬元/年。截至2024年12月底,已有519人次患者享受罕見病高值自費藥品專項待遇,累計賠付超1733萬元。
下一步,深圳醫保將落實深圳市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要求,提高“深圳惠民保”罕見病高額自費藥品最高保障額度至60萬元,動態擴大罕見病專項保障藥品范圍,鼓勵其他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援助等市場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構建更加完善、更有溫度、更可持續的多層次罕見病用藥保障體系。
來源:深圳特區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