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檢察官在轄區農資市場進行普法宣傳。(圖片來源: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
“一定要把好質量關,這樣咱們漢南甜玉米的口碑才會越來越好。”近日,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經開區)檢察院檢察官來到轄區農資市場,對經營者進行普法宣傳。
漢南甜玉米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因能生吃、會爆漿、比瓜甜而廣受消費者青睞。2013年,被經開區農業技術部門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2024年5月,經開區檢察院在辦案時發現,該地的漢南甜玉米還未上市,電商平臺上已有其他地區的甜玉米打著“漢南甜玉米”的名號進行售賣。為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合法權益,該院遂依法進行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并展開調查。
在走訪轄區內漢南甜玉米種植農戶、合作社、經營企業及協會后發現,漢南甜玉米商標注冊后,漢南甜玉米協會受委托對商標進行管理和使用。侵權行為發生以來,該協會未及時依法維權,對商標的管理和使用也存在漏洞。
“地理標志商標不同于普通商標,其注冊人是非營利性單位,無權使用注冊商標,即所有權和使用權是分離的。現實中,被侵權方多為生產者和銷售者,注冊人則因感知不明顯,導致維權滯后或動力不足。”該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王麗表示。
2024年5月,經開區檢察院組織相關行政機關和行業協會召開聯席座談會,就“漢南甜玉米”地理標志商標權被侵權及產業發展等問題進行討論。經各方充分討論,該院對經開區農業技術部門和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分別制發檢察建議:建議農業技術部門增強維權意識,推動相關地方標準更新,修訂使用管理規則,確保商標管理使用合法合規;建議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綜合運用相關職能加強對“漢南甜玉米”地理標志保護。同時,該院向經開區市場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及時發現、查處侵權行為。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了兩家銷售假漢南甜玉米的企業。
經開區農業技術部門和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保護工作。農業技術部門通過申訴維權,使相關假冒侵權商品被平臺下架;終止商標管理委托協議,組建專門團隊對“漢南甜玉米”地理標志進行管理;同時,根據漢南甜玉米種植現狀,制定了新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漢南甜玉米地方標準》。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則深入重點企業、專業合作社開展打假維權知識普及,幫助企業完成地理標志換標及核準使用備案工作。
2024年10月秋玉米上市之際,經開區檢察院牽頭協調相關行政機關及行業協會共同制定了《關于促進漢南甜玉米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各方攜手保護“漢南甜玉米”地理標志。
“目前漢南區甜玉米種植面積達6萬畝,產銷量6萬噸,產值1.2億,這張城市名片更加閃亮了。”漢南甜玉米協會會長曾思來說。
- END -
來源 | 檢察日報、鄂檢在線
編輯 | 劉巖
審核 | 田驍
投稿 | tx3053911(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