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視頻讓全網破防——浙江一群采茶女工擠在鐵皮房里,睡大通鋪、吃清水面,晚上靠扮丑唱歌苦中作樂。視頻里她們明明在笑,評論區卻吵瘋了:有人心疼“這哪是人過的日子”,也有人冷冰冰甩下一句“嫌苦別干啊”。
最扎心的是對比:上海一家寵物店賣25元/斤的狗狗麻辣燙,而采茶女們連加個青菜都要掂量;杭州某餐廳一頓飯吃掉56萬,光兩瓶酒就抵得上建筑工地上700個老人整天的血汗錢。那些說著“她們自己愿意”的人,真該看看凌晨四點街頭追著雇主車跑的農民工——這年頭,連牛馬都得搶著當。
當一群人連活著都要拼盡全力時,旁觀者的冷嘲熱諷,比鐵皮房的寒風更刺骨。
凌晨四點,杭州蕭山勞務市場總會上演這樣的場景:上百個農民工縮在路燈下打盹,有人把蛇皮袋鋪在地上當床,有人把安全帽扣在臉上擋光。天還沒亮透,渣土車發動機一響,所有人瞬間彈起來追著車跑——去晚了,今天全家可能就得餓肚子。
這年頭連當牛馬都要競爭上崗。建筑工地上,70歲的王老漢卸一噸飼料賺2塊錢,30秒搬完25袋80斤的貨,速度比傳送帶還快。問他為啥這么拼?他撩起衣服露出腰上的鋼板:“兒子工傷癱了,孫女等著學費。”而在上海某寵物樂園,金毛犬“布丁”的生日宴擺了海鮮拼盤,三文魚切成愛心形狀,狗餅干插著小蠟燭——這一頓的開銷,夠王老漢卸500噸飼料。
最魔幻的對比藏在飯碗里。采茶女工們蹲在鐵棚外扒拉清水掛面時,某明星被曝出早餐必吃日本和牛,2500元/斤的雪花紋路要切得“像藝術品”。網友@打工小葵算了筆賬:明星咬一口的牛肉,抵得上采茶女工采400斤鮮葉。
但總有人覺得底層不配喊苦。就像那個被轉發了8萬次的評論:“又沒人拿槍逼她們干活!”說這話的人可能不知道,云南茶農李嬸手指被茶葉染得發黑開裂,貼滿膠布還要趕工——茶商收鮮葉每斤壓價3毛,她得采夠200斤才敢給兒子打生活費。
有人說這就是市場經濟“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可當狗活得比人金貴、剩菜值普通人十年積蓄時,我們真能心安理得地說“都是她們自愿的”?
網友@工地老張的留言被頂到熱評第一:“我搬了二十年磚供出兩個大學生,現在他們坐在空調房點外賣,嫌25塊的麻辣燙太便宜——可他們不知道,這錢夠我老伴采三天茶葉。”
《人民日報》去年就敲過警鐘:我國仍有6億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但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已經開始把苦難當理所當然。就像魯迅當年寫的“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隔壁在唱著留聲機”,今天鐵皮房里的歌聲越歡快,窗外的冬天就越寒冷。
當采茶女們對著鏡頭比耶時,她們在笑什么?是苦中作樂,還是笑我們裝睡的人實在太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