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岡鎮施晉村的科普小菜園“改行”種起了中草藥;外岡中學的“夢想百草園”也在學生們的鋤頭下完成了中草藥春播春種。兩股看似不搭調的“藥香”,正在城鄉間悄然交織,一場中醫藥文化扎根鄉土、走進校園的生動實踐由此開啟↓
走進施晉村,只見主路邊原本種植著各類綠色蔬菜的科普小菜園,已經悄然變身為中草藥種植園。黃金艾蒿、亞菊、百里香、石菖蒲等兼具藥用與觀賞價值的草藥在此安家。
據施晉村工作人員介紹,這是該村與外岡鎮新苑社區今年聯合開展的黨建共建“口袋草藥園”公益項目。轉型后的中草藥種植園將由專業農技人員指導栽種,由村委會組織志愿者定期養護。后續,施晉村也將根據共建項目進展情況,對種植園進行擴建。
“薄荷喜陽,種子要淺埋?!薄白咸K苗間距保持20厘米?!绷硪贿叄鈱袑W的“夢想草藥園”種植基地內,六年級學生正彎腰播種薄荷、艾草、夏枯草、無花果等中草藥。這處承載著外岡中學中醫藥文化特色教育的勞動實踐基地,今春再度迎來新一批“小藥師”。孩子們興奮表示:“我們還是第一次種艾草、茴香苗,我們要每天記錄它的成長,還要研究它的藥用價值!”
從共享菜園的創新轉型到校園藥圃的薪火相傳,兩處綠色空間正演繹著中醫藥文化傳承的新范式。這種“社區+鄉村+學?!钡穆搫幽J剑缺P活了土地資源,又構建起從種植實踐到文化教育的完整鏈條,為中醫藥文化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外岡中學校長王燕萍表示:“校園中草藥園既是勞動教育基地,更是文化育人載體,期待這片‘綠色寶藏’滋養出更多中華文化的小小傳承者。”
撰稿:何子晴
編輯:張孟蝶
喜歡就點個“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