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在大理這片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的土地上,無數退役軍人以忠誠為筆,勇氣為墨,書寫了保家衛國的壯麗篇章。他們用鮮血和汗水鑄就了不朽的功勛,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為深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大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攜手大理市融媒體中心,共同推出《我們身邊的功臣》專欄,深入挖掘和展示大理市及周邊地區退役軍人的光輝事跡。
今天推出系列報道第十八期,熊萬明:“功勛屬于全連,是戰友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
熊萬明,男,1957年出生于云南省彌渡縣,1976年1月參軍入伍,197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12月轉業至地方工作,2017年光榮退休。他曾在戰火中沖鋒陷陣,在1981年自衛還擊作戰中榮獲二等功;轉業后扎根基層三十余載,以軍人本色踐行初心使命,譜寫了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的忠誠與擔當。
1976年,19歲的熊萬明懷揣報國理想投身軍營,在部隊中迅速成長。他歷任戰士、班長、排長等職,憑借過硬軍事素質和指揮能力,逐步晉升為連長。
1981年還擊入侵扣林山越軍的戰斗中,熊萬明所在的三連擔任向敵后迂回穿插的任務。全連發揚了連隊勇猛迅速、越戰越強的光榮傳統和戰斗作風,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而戰。
戰時,熊萬明帶領126團三連執行關鍵性敵后穿插任務,在復雜險峻的山地環境中連續迂回穿插16小時,精準抵達作戰區域,切斷敵軍退路,構筑合圍防線。面對敵人瘋狂反撲,他沉著指揮全連官兵依托地形頑強阻擊,先后擊退敵軍三次進攻,斃敵27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及軍用物資,為全殲入侵之敵奠定堅實基礎。
戰后,三連被昆明軍區授予“穿插英雄連”榮譽稱號,熊萬明因指揮出色榮立個人二等功。談及榮譽,他始終強調:“功勛屬于全連官兵,是戰友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
1986年轉業回鄉后,熊萬明將戰功深藏心底,積極投身地方建設。在基層崗位上,他延續軍人雷厲風行的作風,在脫貧攻堅、防汛救災等工作中沖鋒在前,帶領團隊啃下多項“硬骨頭”,先后獲評“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等稱號十余次。
退休后,熊萬明仍積極發揮余熱,主動參與國防教育宣講,向青少年講述戰斗故事,或是日常勤懇提筆練習書法,展現退役軍人文化素養和藝術風采。面對群眾贊譽,他總說:“比起犧牲的戰友,我做的都是分內事。”
五十載春秋更迭,褪不去軍人本色。熊萬明在戰火中鍛造忠誠,在平凡中堅守初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伍不褪色”的鏗鏘誓言。無論是陣前指揮的果敢,還是轉業工作中的細致;無論是戰場繳獲的鋼槍,還是參與國防宣講中的褪色軍帽,都凝結著一名老兵對祖國的赤子之心。他的事跡,正如當年和戰友們共同捍衛的祖國界碑,默默見證著一名共產黨員對信仰的終生守望。
記者:武文雯 錢娜
編輯:陳琳玲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