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邑見戰友,情義醇如酒
李忠實
離開部隊后戰友相見小聚,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相聚,也是歲月流轉中那份不變情誼的見證,更是一場心靈碰撞的盛宴。
戰友相見,唱起《戰友之歌》
春寒料峭的四月,連續下了好多天雨的蓉城成都,因為我的到來雨過天晴,陽光明媚。
回憶往昔,在英雄的汽車十六團一般新兵下連后,都需要打雜一年才能下司機訓練營學車。1994年3月初結束新兵集訓后,我分到了機關二食堂炊事班做了一名“伙頭軍”,一食堂負責司令部所屬各股加上警衛排的就餐,而我們二食堂則是負責政治處和后勤處的伙食。因此接觸和認識了不少戰友與首長。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后勤處小車班89年入伍的,成都市大邑縣的劉繼紅老兵,之因為如此是他和我個頭相仿,相貌相似,也隨時都帶著發自內心的微笑,讓人油然而生親近之感。有的戰友說如果不是姓氏不一樣,還以為我們像親兄弟。
有時候劉老兵來吃早餐晚了,在雞蛋有多的情況下,我都會悄悄地多給他一個或者兩個,換來的是心領神會的笑意,也比其他戰友多了一絲不一樣的戰友情誼。
我后來留下帶95年新兵兩個月,直接從二食堂去了老連隊十連學車,而不是像其他戰友一樣按部就班去了司訓營。
到了十連,我利用業余時間報讀了解放軍報社的新聞寫作函授學習,成了三營的新聞報道員,有時候自己親自送新聞稿子,搭過幾次公干外出已經是志愿兵的劉老兵開的小車,他都會給我真誠的鼓勵,建議我多采訪多體會多寫,讓更多的消息和通訊作品發表。每逢此時,我的心都是暖暖的。
1997年年底退伍后,因為通訊條件不允許,我與劉繼紅老兵失去了聯系。再次與劉老兵取得聯系,是12連92年懷化籍老兵楊正華到成都看望首長與戰友,與劉繼紅老兵相遇相聚,知道楊正華老兵有我電話號碼與微信,劉老兵迫不及待讓楊老兵與我視頻聊天,讓我猜猜他和哪位戰友在一起把酒言歡……當看見那熟悉得再不能熟悉的臉出現在鏡頭里,那怕時隔多年“劉繼紅老兵”幾個字脫口而出。我們相互問好,聊離開部隊后的工作與生活,相互加了微信留了電話,逢年過節就相互文字信息或者視頻問候一下,都邀請方便的時候到彼此的地方走走看看。
戰友自創:用《朝花夕拾》改編的敬酒歌
今年三月初,一營一連成都89年入伍的歐黃成老兵加了我微信,說自己母親腦梗塞中風近一年了,一直都在住院治療,可是收效甚微。聽戰友說我調理疑難雜癥是行家里手,能不能拜托我到成都一趟,給老母親調理一下。還說自己的父母都是五幾年入伍的老西藏,干了近20年從西藏軍區總醫院轉業回到成都工作。
因為當時我早已經答應了別人去杭州,調理一個腦溢血中風后遺癥,臥病在床的患者,而且已經預訂了高鐵票,就說等我杭州出診忙完再說。歐老兵救母心切,還以為我是故意以此推辭,問我還認識成都哪些89年兵,我就說起大邑縣劉繼紅和劉澤洪老兵等人。過了沒有多久,就接到劉繼紅老兵電話,說我退伍后已經28年沒有見面了,如果方便真誠的希望我去成都給歐老兵母親調理一下,順便也能戰友聚聚一舉兩得。我告知是杭州先預約,出診忙完就不回東莞店里從杭州直飛成都。
3月31號上午忙完,我到蕭山機場坐上飛雙流機場的航班,于晚上八點半見到了歐黃成老兵。因為時間有點晚了,先到病房給阿姨做了針灸。我們商議好1號與2號上午給阿姨做理療,2號午飯后給兩位戰友理療后,就去大邑與89年的老兵相聚。
2號那天劉繼紅老兵特地請了一天假,約了一幫戰友聊天喝茶等著我們。從上午十點鐘開始就不停電話催問我們什么時候出發。下午三點歐黃成老兵開車帶著我向大邑出發,途中接到韓涯老兵電話,說自己舅媽腦瘤手術后行走困難,坐輪椅必須人攙扶著才能勉強走路,而且吐字不清晰,問能不能麻煩我先去幫忙看一下,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于是到了大邑縣直接去了韓涯老兵的舅舅家里……等我忙完,就與韓涯老兵一起直奔吃飯的璟臻飯店。
給戰友的舅媽理療后,幫助其矯正走路姿勢
一次理療后,孃孃第二天扔掉拐杖自信行走
進了浣溪沙包房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熱情洋溢的臉,戰友們相談甚歡,氣氛濃濃。坐在門口的劉繼紅老兵近水樓臺先得月,滿臉堆笑第一個與我來了一個熊抱:“忠實,終于見到你了!”這一個擁抱,有真摯的戰友情,有分別二十多年的想念。
然后,與其他戰友一一握手問好。除了隨行的歐黃成和韓涯老兵,有一營直黃書林,七連劉澤洪,八連杜威、汪文斌,運油營李洛剛等89年老兵,以及早我一年的楊勇戰友。在場的除了劉繼紅老兵,李洛剛和黃書林老兵也是我在部隊就見過面認識的。
落座后,我們相互舉杯為時隔多年的相聚干了三杯,每一杯都敬難得可貴的戰友情和曾經的軍旅青春與故事。酒過三巡,就開始追憶在部隊時,我們耳熟能詳的悠悠歲月。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歲月在我們的臉上留下了不同的斑紋,但我們的心同樣依然年輕。因為我們部隊駐地集中,那些曾經一起出車、一起訓練、一起奮斗、一起執行運輸任務肩負使命奔赴邊防一線的日子,如同一朵朵璀璨的火花,在心間綻放。我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充滿熱血與夢想的時代。
酒酣耳熱之際,我們就不停的唱《戰友之歌》、《團結就是力量》等軍歌,抒發著軍旅情戰友誼。而早有準備的李洛剛老兵,用《朝花夕拾》改編的敬酒歌,把聚會推向了高潮。從杭州開始因為水土不服,拉了一個星期的肚子的我,原本想就喝一杯酒,竟然情不自禁的多加了一杯,半斤酒下肚竟然沒有一點問題,酣然入眠半夜沒有上過一次衛生間。
這次聚會,不僅讓我們重溫了往昔的崢嶸歲月,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戰友之間那份深厚的情誼。這份情誼如同春天清新脫俗的野花,自然而美麗,映襯在我們的心中永不凋零。
戰友們一起唱《學習雷鋒好榜樣》
(注:本文視頻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李忠實:筆名高原格桑花,原西藏軍區汽車第十六團退伍軍人,苗醫非遺傳承人,中醫康復理療師,籍貫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貴州省安順市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詩人協會會員,廣東省東莞市作家協會會員,偶有作品發表。
作者:李忠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