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講話,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其中,美國對我國征收的所謂“對等關稅”稅率為34%,對歐盟國家稅率為20%。
令美國意想不到的是,我國這一次根本沒有要和美國政府談判的意思,直接宣布了十余條反制舉措。如今,我國已經給全世界打了個樣,歐盟尋求統一立場反制美國,一上來就要動搖特朗普的根基。
根據媒體此前消息,我國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這一稅率覆蓋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遠超2018年貿易戰時期的局部反擊。
相較于之前的反制舉措,我國此次的反制措施直指美國四大痛點。第一是產業鏈斷供,我國宣布對釤、釓等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直接威脅美國軍工與科技產業。
美國80%以上的稀土依賴我國供應,而替代供應鏈至少需5年才能建成。除此以外,通用原子、萊多斯等16家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的軍工企業,正面臨生產停滯風險;
第二是打擊美國的金融信心。我國反制措施公布后,美國股市兩日蒸發超5萬億美元,道瓊斯指數單日暴跌2000點,創2020年以來最大跌幅。
特斯拉、蘋果等科技巨頭市值縮水超10%,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三年新低。特朗普曾嘲諷,“道瓊斯指數單日跌超千點,現任總統該被裝進加農炮射向太陽”。如今特朗普不僅不履行諾言,還將責任甩鍋給“前任遺留的經濟爛攤子”,遭美媒痛批“邏輯混亂”;
第三是加速構建反制同盟。我國已向WTO起訴美國“對等關稅”,并聯合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形成多邊反制聯盟。商務部發言人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中國必須捍衛多邊貿易體制”。此舉與美方單邊主義形成鮮明對比,讓各個國家開始尋求團結在我國周邊;
第四是在臺海問題上出手。我國將11家涉臺美國軍售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其在華投資與貿易。除此以外,我國4月初在臺海舉行的軍事演習,也戳破了特朗普政府的虛偽與無力。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特朗普4月9日生效的20%對歐關稅,歐盟正艱難協調27國立場,計劃對280億美元美國商品實施首輪反制,目標包括威士忌、肉類、木材等特朗普核心選民商品,這將直接動搖特朗普的根基。
不過我們也需要注意到,歐盟內部矛盾,使歐盟面臨著多重困境。
首先,馬克龍呼吁暫停對美投資,德國官員主張“以牙還牙”。然而,意大利與西班牙卻主張“綏靖”,警告“報復美國只會讓歐洲自損”,要求謹慎評估;
其次,歐洲官員害怕特朗普繼續報復。歐盟委員會擬對美國波本威士忌征收50%關稅,但特朗普威脅將酒類關稅提高至200%。若實施,法國葡萄酒商年損失或達45億歐元,這讓法國等國家的官員感到擔憂;
最后,短期內,歐盟45%的芯片、32%的醫藥中間體,仍依賴美國供應鏈,脫鉤成本高昂。
歷史經驗表明,歐盟這一次如果無法狠下心來,與美國展開硬碰硬的較量,其將會成為貿易戰中最大的一個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