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卓冠杯”長三角匹克球俱樂部交流賽在虹橋攜程體育場舉辦。比賽吸引了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16支俱樂部代表隊、近百名匹克球運動員參與,其中不乏國內排名前十的匹克球高手。
本次比賽兼具競技性與互動性,觀眾不時為十幾個來回的精彩對決鼓掌叫好,選手之間也頻頻擊拍、擊掌。比賽結束時,大家歡呼“帥的帥的”“誰贏都一樣”,氣氛熱烈又輕松。
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Boom明亞隊憑借默契的配合勇奪團體賽桂冠,國際浪花隊和Udo野饅人分獲亞軍和季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李澤峰表現出色,榮獲賽事“最有價值球員”(MVP)。黃偉(60歲)和張欣悅(19歲)作為所有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大和最小的選手,共同獲得體育競技精神獎,體現了人們對體育跨年齡的熱愛,也展現出了匹克球跨年齡段的獨特魅力。
匹克球是一項融合網球、羽毛球與乒乓球特色的新興運動,憑借趣味性、互動性強,易于上手等特點,正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圈粉”。參賽選手、匹克球教練“喵Sir”介紹:“匹克球互動性和趣味性強,門檻沒那么高,大家都能玩,特別是匹克球有很多雙打賽和團體賽,不像單打那么強對抗,更講究配合,能在運動中感受到社交的快樂。”他還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交到了不少朋友:“在各地參加比賽,會遇到平時接觸不到的人,大家因球結緣,日后還會想約打球,去彼此的城市游玩。”
作為遠道而來的參賽選手代表,來自南京大學的潘老師也在參與匹克球運動的一兩年中感受到了匹克球的獨特魅力。他介紹,南大匹克球協會成立于2023年,已經吸引了大量教職工參與,“大學的教職工年齡基本在30歲以上,匹克球不容易損傷膝蓋,而且容易上手、社交性強,大家經常利用午休時間練習。”如今,這項運動已經在不少高校逐步開展。
AURORA虹橋攜程體育場于今年初啟用,是長三角地區首個符合國際匹克球聯合會標準的專業場館,總面積2166平方米,包含一片匹克球標準賽事場地、三片訓練場地和一片匹克球籃球綜合場地。參賽選手評價,這是他們體驗過的最專業的匹克球場地之一,其地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多層丙烯酸涂層具備良好的彈性與緩震性能,既可以減輕運動員的關節壓力,也能更好地控制球。
據悉,此次活動由上海市網球協會匹克球專業委員會指導,上海虹橋臨空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主辦,上海贏能杰斯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賽事不僅是一場競技比拼,也是長三角區域文體旅融合發展的探索。
圖片來源于臨空文體
撰稿:毛奕云
編輯:程 前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