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懶動的人,中醫專家推薦這樣運動
現在不少人由于久坐、運動過少、或長時間站立而導致一些骨骼性疾病的提早出現。
不少人問:當關節腰背已經出現病癥時,是否還需要運動?,適當運動是必須的,不運動或“亂”運動都是不對的,應該在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力所能及地進行相應的活動或運動。
此外,運動應循序漸進的進行,從不負重運動到逐步開展負重運動來實現強身健體的目的。
針對久坐懶動的人群,許教授提出“反向”運動建議。簡而言之,就是實施與平時體位或狀態相反方向的運動,從而使肌肉得到舒緩、放松和鍛煉。
關于具體如何運動,以下建議和示范。躺位運動:五點支撐/飛燕/單車
五點支撐
即仰臥在床上,面朝天花板,緩緩提起腰部,四肢反向支撐在床面,頭部緩緩由枕骨轉移到頭頂支撐。
飛燕點水
飛燕式。俯臥床上,去枕,雙手背后,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伸直,兩大腿用力向后也離開床面,持續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
空中單車
蹬腿運動。躺著,雙腳抬起,做空中踩腳踏車的動作。坐位運動:拉筋運動01、第一步
1.雙手平舉于胸前,手掌反手向外。雙手交疊,十指交握。
02、第二步
2.反手翻掌。雙手帶動身體向右轉動,隨后向左轉動。
03、第三步
3.雙手置于胸前,掌心向上。4.雙手反手置于腦后。5.雙手順勢向上托起,掌心向上,頭看掌背。隨后把手平舉胸前,掌心相對,重復開始第一步動作。站位運動:負重運動/反向運動能夠行走的患者,可以嘗試各種運動。如仰泳,乒乓球的推擋,羽毛球的高球,都是利用身體拉伸和平時動作反向的運動。
健康運動小貼士
關于運動、關于健康,許學猛教授還有幾點建議和大家分享:
心理舒服:舍得給予,別對自己太吝嗇
“舒”字拆開,左邊是“舍”——舍得,右邊是“予”——給予,合起來就是“舍得給予。”
人如果想活得舒服,要先會學會“舍得”,有“舍”才有“得”。很多人做不到,既舍不得給予別人,也舍不得給予自己。
人的身體好比汽車,要定期保養。如果等報廢了才來檢修,為時已晚。為什么有些人再忙再累也會抽出時間去運動,因為他們從運動中獲得了樂趣,獲得了健康。
這種健康的獲得感很重要,它是促使你去運動的動力。
動得舒服:量力而行,不舒服就停
適當、適量的運動能活躍筋肉,保持筋骨的年輕。人體筋肉就好比骨頭的保鏢,能對骨頭起到支撐和保護作用。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說腰酸背痛不舒服,就是運動太少了。還有一些是運動過量了,導致勞損。所以,怎么運動,有講究。
運動要量力而行
許教授喜歡打羽毛球,就算再忙,他每周六下午都堅持和球友打一個多小時,保持一周出一次大汗。
“我喜歡打后搶球,力度大點,以出汗為主,不以贏球為目的。把汗出透,身體感覺非常舒服,既鍛煉了身體,又能排解心理壓力。”
同時,許教授也強調,運動不要過頭,要量力而行,把握好“度”,以自我承受能力為準。運動時動作不規范或追求一些高難度動作,會造成肌肉拉傷、關節錯位。如運動中肌肉關節有不舒服,要立即停下來。
多做反向運動
很多人長期伏案工作,彎腰駝背,運動最好反其道而行之,盡可能多做“反向運動”。許教授說,像游泳、瑜伽、倒走等運動,伸展、后仰、拉伸等動作,都可以鍛煉到后背肌肉力量,同時也可鍛煉腹部、胸部肌肉。
許教授創了一套“肌骨拉伸功”,針對的就是彎腰低頭干活、后伸動作少的人群。這叫“反其道治療”,側旁運動少做,就要多做側拉運動;后伸運動少做,就要多做后背拉伸。把前后左右的肌肉提升起來,實現全身肌肉的平衡。
白天要動,晚上要靜
運動最好選擇在白天,晚上不要運動,要靜養。
每天早上洗漱完畢后,許教授會用幾分鐘的時間在家中做深蹲運動,每次做140下,讓身體微微出汗。因為太陽初升時分,陽氣開始活躍,此時鍛煉可借天時之利,讓身體舒張開來,升發陽氣。
中午休息時間,許教授小睡后會起來做深蹲、抖跳動作,練習肌骨拉伸功。因為當午一兩點鐘,陽氣最盛,此時鍛煉,可吸收大地陽氣之精華。
許教授多次強調曬太陽的重要性:“太陽是陽氣所在。中午時分曬曬背,才叫真正的天灸。”他建議人們多曬太陽,升發體內陽氣,同時還能促進鈣的吸收。現代人高居樓房,長期在陰冷的環境下居住,整天曬不到太陽,頸椎病、腰椎病很容易犯。
總的來說,運動在于堅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并持之以恒,才能保持身體健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