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充分反映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奮斗精神,近日,拜城縣委宣傳部聯合縣社科聯組織開展“和美鄉村,幸福生活”農牧民講故事大賽,通過一線群眾的視角,體現各族農牧民在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進程中的智慧、勤勞和情感。
“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圓了大學夢,現在我要用所學幫助更多的父老鄉親”。在初賽現場,來自拜城鎮吐孜貝希村的熱孜完古麗·艾海提,通過講述自己在上學期間,享受國家的助學貸款順利完成學業,她始終牢記“知識改變命運,感恩回報社會”的信念。畢業后,她毅然決然投身基層,主動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基層干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青年擔當。
作為社區樓棟長,阿提坎木·熱合曼分享了自己在社區感受到的民族團結故事。每逢佳節,社區就會組織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各族群眾在一起載歌載舞,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交流著各自的文化習俗,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與信任。通過節日共慶、互助幫扶,原本陌生的鄰居成了親人,社區里“嵌入式”居住模式讓團結之花越開越艷。
今年81歲的金洪秀身體依然硬朗,他用一張張老照片對比今日新疆,感慨萬千。“1963年我同成千上萬的上海知青一同來到新疆,那時候住的是地窩子,點著煤油燈,吃著苞谷饅頭。如今一片片高樓拔地而起,路面寬敞,路燈明亮。真正實現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他細數新疆和平解放70年來的巨變,尤其是脫貧攻堅、醫療教育惠民政策帶來的獲得感,動情地說:“共產黨的政策好,現在老百姓的日子比哈密瓜還甜!”
此次農牧民講故事比賽,為農牧民群眾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分享的平臺,通過“小故事”折射“大時代”,展現了在黨的領導下,新疆在經濟發展、農牧民群眾生活變遷、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這些故事將激勵更多人珍惜當下,攜手奮進,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蒲繼萍)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