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坐擁上億財富,你會感到快樂嗎?
相信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肯定的,畢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買什么就能買什么。
可是,對于張朝陽來說,偏偏很痛苦。
他知道自己很成功——17歲進入頂尖學府讀書,45歲又成為首富,錢花也花不完。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他到底是在凡爾賽呢?還是的確如此?
互聯網的前輩
別看搜狐現在在互聯網行業上好像沒什么一席之地,張朝陽更是不如馬云、李彥宏他們出名,但是其實很多年前的場景并非如此。
1998年,年僅34歲的張朝陽創辦了搜狐,這并非他突發奇想,而是做了很多年準備之后得來的。
搜狐的前身,是張朝陽上學期間在導師的幫助下建立的一個網站。
當時他苦于沒有啟動資金,便滿城市的拉人投資,最后拿到了22.5萬美元。
在此之后他飛回國內,創立了公司,并起名為搜狐,最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將其打造成為搜索引擎。
因為當時的國內這些東西都還沒有,互聯網更是只有部分人才能接觸到。
恰恰國外早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各類互聯網搜索引擎競爭不斷。
對于張朝陽來說,他站在了國內互聯網的風口上,只要抓住這個契機,就能吃到紅利。
事實證明,這一點不假,在張朝陽的帶領下,搜狐成為了第一家全國性的搜索引擎,他也確確實實成為了國內的互聯網“大佬”。
那么這個時候馬云等一眾互聯網人物在干嘛呢?
這個時候,李彥宏還在大洋彼岸給別人打工,馬云剛創立了中國首家商業性質的網站不久。
這些現在看來十分牛逼的互聯網大人物,90年代末還只是一屆小嘍啰,只能坐在臺下聽張朝陽講話。
進入二十一世紀,張朝陽的搜狐公司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成功上市。
雖然才創立沒幾年,實際上張朝陽此時此刻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吃穿不愁了。
可惜的是,因為經濟不穩定,遠在美國的房地產行業發生了動蕩,進而影響到了整個經濟領域,嚴重程度甚至波及到了國內。
搜狐才剛上市就面臨著破產的挑戰,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如果不想被收購的話,就需要重新調整發展路徑以渡過難關了。
顯然,張朝陽不愿意一番努力付之東流,他決定推出比較熱門的網絡新聞模塊。
辦法好歸好,但是這相當于是在狼手底下搶肉吃,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撕咬。
為什么這么說呢?
當時做“網絡新聞”這一塊兒主要是以騰訊為主,況且早就占據了半壁江山。
假如搜狐不來分一杯羹,二人也許還能談談搞個合作什么的,現在可好,直接得罪了對方老板王志東。
有意思的是,王志東很快就在法律上進行了反擊,他聲稱搜狐盜用新浪的新聞信息,一紙訴狀將其告上了法庭。
張朝陽也不甘示弱,表示新聞是大家共享的,無憑無據,根本不值一提,直接把王志東懟的啞口無言。
不僅如此,張朝陽在2008年前后更是出盡了風頭。
208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我們國家在北京舉辦了奧運會,張朝陽經過一番努力將奧運的網絡贊助權拿在了手中。
為此,張朝陽前前后后準備了許久,一個人身兼數職。
不僅化身攝影師和記者,還擔任了火炬手等等,忙前忙后一點兒都不停。
另外,張朝陽還邀請到了章子怡作為特約記者,讓搜狐的影響力大大提升,從一眾報道中脫穎而出。
搜狐剛成立幾年,市值就一路飆升直奔270億,令張朝陽直接登頂富豪榜。
知識改變命運
說實在話,好像確實張朝陽在前半輩子一直順風順水的,別人年輕時那是雞飛狗跳,張朝陽除了優秀就只有優秀二字而言。
他出生于西安,家里不貧窮,相反還算得上是中產階級的家庭。
父親是醫院的院長,母親則是同一家醫院的兒科大夫。
不過他們家老家是河南延津的,從小他就聽父母說之前的生活是多么的艱苦,如果不是認真讀書,他們一家人壓根兒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生活。
所以張朝陽很小就樹立了要認真讀書的信念。
遺傳了父母優良的基因,再加上聰明的大腦和勤奮好學的精神,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張朝陽總是班級里最優秀的那一個,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張朝陽高考考入了頂尖院校清華大學物理系,在校期間,又憑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公費留學的全額獎學金,得到了前往麻省理工深造的機會。
張朝陽在麻省理工學院按部就班的學習了七年,從研究生再到博士,見識到了更精彩的世界。
當時面對這么好的條件,很多人選擇從麻省理工畢業后進入科學研究室工作,搞科研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無論是福利待遇還是就業前景都不錯。
偏偏張朝陽不這么想,他厭倦了一直以來隨波逐流,總是大家怎么選自己就怎么選,更不喜歡實驗室枯燥乏味的環境。
相比較之下,他還是更喜歡互聯網,更愿意自己給自己打拼,去在感興趣的領域創造出一番天地。
不過試問哪一個男性不會對互聯網著迷呢?
正是如此,才有了他果斷辭去高薪工作,回國創業,進入IT領域;才有了大名鼎鼎的搜狐公司。
有著怎樣的痛苦
別看張朝陽實現了階級的跨越,身家高達幾十億,財富自由,事實上他也有不少的痛苦:
其中的一個便是搜狐的未來。
2008年是個分水嶺,盡管那一年搜狐風光無限,站在了互聯網的巔峰之上,但是隨后便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正所謂“盛極必衰”,從奧運會結束之后開始,互聯網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加劇。
除了搜狐之外,越來越多的公司和企業進入到了這個圈子中,甚至是創意無限,新的想法層出不窮。
搜狐也不再是唯一一家全國性的搜索引擎,面對大環境有著巨大的壓力。
為了維持原有的地位,不被擠壓出市場,搜狐漸漸開始多元化發展,將觸角延伸到了其他諸如視頻、游戲等方向。
可是一番操作下來,效果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設想,甚至還不如從前。
也許有人會說,搜狐的社交功能做的不如我們常用的那兩個工具強大,功能不夠完善,也不夠人性化;
另外,在游戲方面,搜狐也遠遠達不到其他公司所具有的標準;新聞的話至今比不過微博。
說是行業的老大,怎么搜狐的發展道路卻愈發的狹窄了呢?
其二就是,張朝陽心理方面受到了影響。
老板也不是那么好當的,畢竟一方面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商業版圖。
另一方面,手底下還有一大批員工,一旦走下坡路,不僅是心血會受到影響,員工的工資也成了問題。
所以當時即便是有著上億資產的張朝陽。也在這種壓力之下患上了抑郁癥。
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企圖找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2011年他在賣掉搜狗之后,焦慮不再那么多了,逐漸走出了人生低谷。
不過張朝陽沒選擇開啟新一輪的商業版圖,反而選擇利用互聯網傳授知識,開授物理小課堂。
根據他本人在采訪中所言:在經歷了頗多之后,選擇回歸于知識本身,現在的生活是比較簡單的,能感受到最純粹的樂趣,和之前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這也是張朝陽對自己的全新嘗試與探索。
張朝陽把自己的前半生的重心幾乎都給了自己的事業,到頭來結果發現非常痛苦。
現在他都已經61歲了,卻還是單身一人,遲遲沒有結婚的想法和打算。
盡管網絡上對于他不結婚的爭議不斷,有人認為他是“浪子”。
不過對于張朝陽來說,網絡上的評價并不影響他,他認為婚姻只不過是人生的調劑品,有也好,無也罷,不是很重要。
現在的他看得很開,在他心中,自由、知識、成就也許才是最重要的,財富和另一半已經不算什么人生必需品了。
對此,大家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