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就業形勢令人揪心,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222萬,較去年增長43萬人。在這個史上最難就業季,學歷的變現面臨著極強的不確定性,大學生的求職路也注定伴隨著更多挑戰。
可就在這個大家對“大學生求職難”心知肚明的情況下,央企中核集團卻做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行為,在公眾號上發文炫耀自己的校招成果——我們收到1196273份簡歷,還配上了一個高興到眼睛冒星星的小表情。
簡歷本該是求職者和企業對接的第一份交接文件,對于大學生來說,每一份簡歷的背后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希望,可如今,中核集團不僅在社交媒體上炫耀收到的簡歷數量,還用輕松愉悅的語氣描述七百比一的競爭比例,儼然把簡歷的數量當成了企業宣傳的噱頭,這種缺乏同理心的表現,激起了大學生的強烈不滿。
央企收到119萬簡歷,發帖炫耀反被大學生舉報:做人還是積點口德
作為央企,即便沒有雪中送炭的能力,至少也別給大學生的求職困境雪上加霜吧!119萬多份簡歷,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這些簡歷對應的僅僅有1730多個崗位,也就意味著,即便有119萬多名大學生把簡歷投遞出去了,最后能順利入職的甚至達不到零頭,700:1的競爭比例已經遠超常規企業的招聘競爭比,甚至比一些公務員、事業編崗位考試的競爭比例還要高。
在大學生眼中,這是對就業困境的揭露和對所處苦難的刺痛,可在企業眼中,這個數字儼然成為了他們企業受歡迎的代表,通過這篇公眾號的推文不難看出,他們的沾沾自喜和引以為傲,也難怪會引發如此強烈的不滿。
評論區有不少大學生分享自己面試中核的經歷,有人參加完宣講會后得到了明天面試的承諾,結果第二天企業HR一點動靜都沒有,也有人雙C9的本碩、專業也對口,和投遞出的簡歷照樣石沉大海,本以為是自己的簡歷沒被企業看到,可事實卻并非如此。
有畢業生調侃:白天看到中核的這篇推文,差點沒氣吐血!原來企業不是沒有看到自己的簡歷,而是把自己的簡歷當成了1196273份簡歷中的一個分母,當成了宣傳的噱頭和炫耀的資本!
有大學生氣不過在網上吐槽中核的操作太扎心,結果被評論區部分網友的言論又氣夠嗆,一氣之下登錄官網舉報,一句“善惡終有報,做人還是積點口德,不要對他們的痛苦視若無睹還要踩上幾腳”,把中核這次的迷惑操作概括的淋漓盡致。
企業招聘應展示對求職者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企業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中核作為央企,本應在最難就業季展示出央企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在發布招聘信息時更應該展現出對求職者的尊重和理解,可他卻沉醉于簡歷數量帶來的虛榮感。
企業招聘應該具備基本的同理心,炫耀簡歷數量,無異于在年輕人的傷口上撒鹽,這種不考慮求職者感受的行為既不專業,也有違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按照目前的畢業生數量和企業提供崗位的數量來分析,預計2025年的整體就業率將低于55%,這意味著將有超過500萬應屆生面臨就業困境,這不是某個人的就業難題,而是整個就業市場的困頓與挑戰。
就業難的問題不只是數字上的冰冷顯示,數字是為了展示出趨勢和特征,但就業難背后每個人的真實處境和人情冷暖,都不該成為被忽視的真相。許多名校畢業生即使專業對口,投出去的簡歷也如同石沉大海,無論是在社會上艱難求職,還是被迫選擇升學內卷,都暴露出了就業市場供求失衡的嚴重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高校、企業、畢業生一起為之努力,置身事外帶來的結果,也終究是自食惡果。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