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決定對韓國汽車產業出手相助。
自上周4月3日起,美國正式對進口汽車加征25%的關稅,汽車零部件關稅也相繼落地,這對于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韓國汽車產業來說,無疑是沉重一擊。
財聯社報道,韓國官員表示,政府計劃向當地汽車行業注入約3萬億韓元,約合150.42億元人民幣的緊急援助,以緩解美國關稅帶來的打擊。
韓國是受美國關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對美國的汽車出口,占到其海外汽車總銷量的將近一半,達347億美元,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出口占韓國出口總額的14%。韓國目前是美國進口汽車市場的第二大供應國,僅次于墨西哥。
要知道在過去,現代起亞等韓系汽車之所以能夠在美國賣得風生水起,性價比是重要因素。
韓系車在美國市場的售價普遍低于其他一些主流品牌。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各大汽車品牌成交價格排名中,韓國的現代起亞捷尼賽思的總體平均成交價只有3.6萬美元,排名第13位,屬于倒數水平。
韓系車在保持較低價格的同時,還能提供豐富的配置和良好的性能。韓系車通常配備先進的多媒體系統、智能互聯功能、駕駛輔助系統,座椅加熱、座椅通風、高級音響系統等舒適性配置在韓系車上也較為常見,而這些配置在同價位車型中往往只有在更高價位的車型上才能看到。
但已經落地的25%關稅,卻會立刻讓韓系汽車在美國市場失去競爭優勢。平均成交價3.6萬美元的韓系車,加上25%的關稅后,瞬間就多了9000美元的成本,而美國整體新車成交均價為4.9萬美元,在增加關稅成本后,韓系車的性價比優勢將大打折扣。
韓系車企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以現代起亞為代表的韓系汽車已經有部分在美國實現了本土化生產,比如現代汽車在阿拉巴馬州和佐治亞州都有工廠,而起亞也在佐治亞州有生產線。
部分韓系車企也通過出口墨西哥實現“曲線救國”。去年前11個月,起亞墨西哥工廠生產了25.3萬輛汽車,其中超半數銷往美國,借助《美墨加協定》,這些汽車有望實現零關稅進入美國市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
在關稅政策公布后,現代起亞正在加速阿拉巴馬州工廠的擴產計劃,目標是將索納塔、凱酷等主力車型的本土化率提升至75%。起亞在墨西哥的建廠也在加速推進,其在墨西哥蒙特雷工廠的EV3年產量預計將達到11萬輛,并計劃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投產。
不過,即便擴大在美國本土以及在關稅優惠國墨西哥的生產,韓國車企也難以完全規避關稅帶來的沖擊。
韓國在美國本土和墨西哥生產的汽車占比還較低,2024年,現代和起亞在美國共銷售177萬輛汽車,其中在美國本土生產63萬輛,墨西哥工廠生產14萬輛,而其余約100萬輛汽車是由韓國直接出口至美國的。這100萬輛汽車的出口成本仍將因關稅而大幅上升。
此外,擴大本土生產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金,短期內難以完全替代進口,而且即便在美國生產汽車,許多零部件仍需從海外進口,而這些零部件同樣面臨關稅上漲的風險。
韓國政府目前計劃向當地汽車行業注入約3萬億韓元(150.42億元人民幣)的緊急援助,以緩解美國關稅帶來的打擊。但與關稅導致的成本大幅增加相比,這筆援助資金的支持效果可能較為有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