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校園招聘會其實已經進入尾聲了,不少家長可能會好奇,為什么春季校招的持續時間比秋招短這么多?其實校招的黃金期就在“金九銀十”,錯過了秋招的“金九銀十”,等到春招再去找工作,優質企業的崗位早就所剩無幾了,即便有撿漏的機會,要求也會更加嚴格,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可想而知。
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牢牢抓住秋招的機會,有人是為了升學考,而有人則是優先把精力放在了考公、考編上面,也只有第一選擇失敗之后,大學生們才會轉而把目光投放到春招上面去。
2025年的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這也注定了今年將成為就業最難的一年,當我們看到1222萬的數字,聯想到的不僅是龐大的畢業生群體,更有一半左右的畢業生求職無門,數字從來不是冷冰冰的,其內在的溫度和心酸,從來不該被表面的數字所掩藏。
央企曬“119萬簡歷”刺痛大學生:別把我們的苦難,當宣傳的資本
這個道理家長們懂、大學生也懂,只可惜某些企業卻不懂,中核集團作為一家特大壟斷型央企,有著多數央國企都有的優點,也有著多數央國企無法媲美的優勢,這樣一家企業成為就業市場的香餑餑不罕見。
但令人意外的是,中核集團今年擬招聘的1730多個崗位,竟然收到了1196273份簡歷,而統計并發出這份數據的,正是中核集團,其實從他公眾號的推文來看,明顯是想炫耀自己的校招成功和受歡迎程度,只可惜配文中沾沾自喜的表情和當下大學生的就業苦難,中核的發文非但沒有起到任何宣傳的效果,還刺痛了大學生們。
中核集團想用119萬多的簡歷數量宣傳自己的企業魅力,可1196273這個數字的背后,是1196273個大學生對于求職的期待、是1196273個面試者簡歷石沉大海后的無奈,更是1196273個家庭未來的希望,數字從來不是冰冷的,他是有溫度的,承載著人們最真實的人情冷暖和喜怒哀樂。
而中核集團卻選擇把這份數字,當成了宣傳的資本,這不僅刺痛了大學生,也徹底激怒了大學生!尤其是那些真真實實向中核投遞過簡歷或者參加過宣講會的大學生,本以為央企應有最基本的責任和擔當,可沒想到自己白天投出去的簡歷石沉大海,結果第二天就被當成的炫耀的資本,這種雪上加霜的行為令人更加寒心,也難怪有大學生直接舉報中核集團引發就業焦慮了。
簡歷的數量不該成為炫耀的資本,求職者應得到理解與尊重
大學生無法接受企業把自己的困難當成炫耀的資本,在招聘市場這個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大學生在這場戰役中疲于奔命、不敢停歇,即便已經接受了求職難的處境,也無法接受自己在這場苦難的掙脫中得不到基本的理解與尊重。
當投遞出去的簡歷石沉大海時,企業明明可以給予一個具體的反饋,卻總是用沉默和不管不顧這種毫無人情味的做法來表達自己的反饋。而企業炫耀簡歷數量,無異于在傷口上撒鹽,大學生求職需要的是公平的機會,而不是成為企業宣傳的數字,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基本的尊重。
大型企業更應該在招聘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這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企業與求職者之間不應該只是冷冰冰的數字關系,而是相互尊重的合作伙伴關系,每一份簡歷背后都是一個對美好未來充滿期待的年輕人,這種期待值得被善待。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